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潜江 / 正文

潜江:襄信铁路血泪史之二 来自随县的公关

2024-05-05 01:18:25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在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特别是1993年之前,还没有宁西铁路的规划而只有襄宁铁路的规划,其中襄阳至信阳段走向方案是信阳站引出至汉丹铁路随阳店(或唐县镇)接轨,整体呈东西走向。应该说这两个接轨点区别不大,无非随阳店在襄阳境内,而唐县镇在随县境内。而从1994年开始,在难养(得到了上级的支持)的持续公关下,铁道部逐渐倾向于用宁西铁路规划取代襄宁铁路的规划,但决定同步修建宁西铁路与汉丹铁路的联络线。如果这条联络线能够按照上述信阳站引出至随阳店(或唐县镇)接轨的方案,对襄阳来说并无太大实际损失,也算实现了襄宁铁路的规划。但由于宁西铁路难养至信阳段从北端引出抢占了线位(是不是和现在难信合高铁进信阳东站抢占线位如出一辙?),导致这条联络线无法从信阳站引出,而只能在信阳至小林间寻找接轨点。信阳考虑到线路的顺直性及襄宁铁路的传统规划,给出了十八口和游河两个接轨点方案,而随县为了离县区(不能叫市区)近,给出了小林、厉山和两水沟三个接轨点方案。先是小林方案PK十八口和游河方案,然后是厉山、两水沟方案PK唐县镇方案。随县在省里的大力支持下以及长期公关铁四院的结果,两轮PK都赢了,最后成功的把东西向的联络线改成了南北向,成功的把宁西铁路正线湖北段(18公里)和联络线(72公里)全部控制在自己境内,实现了“全胜”。其实对于这个东西向改南北向的迷之操作,当年也并非没有专家提出质疑,比如在1998年的评审会上就有专家指出,如果联络线是这个走向那么就没有必要建设。最后随县方面以“有利于到厉山寻根问祖、有利于把历山站建成随县第二铁路客运站”等理由挡了回去。铁路部门对于一些自己不满意但地方坚持的线路,也是有处理方式的,比如在铁路部门的规划图和线路图上,他们明知接轨点早就是厉山,但仍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将接轨点画成唐县镇;历山站和小林站规划的铁路客运,至今已经过去了20年都没有开通;十几年前随宁西铁路复线工程同步提出的随信铁路项目,即新建随县站至高城站双线铁路、高城站至小林站复线铁路、厉山站至高城站电气化工程,也在最后的初步设计阶段被砍成了仅对厉山站至小林站进行电气化改造。最终襄阳成了30年前铁路之争的最大输家,而30年后又一个重大机遇摆在襄阳面前,希望大家对这个局面有个重新认识。

宁西铁路与汉丹铁路联络线东西向改南北向对比图。

希望襄阳网友对周边是什么样的,要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要再动不动就什么“一家人”。

随县从襄阳独立于2000年,之前襄阳对随县还有顾念,这个应该宁襄铁路被随县扭曲成小厉的原因之一。现在随州市跟襄阳平级了,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希望随州不要再蹭襄阳的合信襄高铁争取自己的随信城际,襄阳也要全力争取自己的合襄过随北的直连高铁,不要再次绥靖。

这条线路私下操作破坏了科学决策,最终那些“嬴”了地方换来的是,已经过去20年客运都没有开通。这对当时所谓的赢家,真是莫大的讽刺

按照原规划,宁西铁路正线在湖北境内的唯一一站小林站,也是有客运的,但这20年来办了一个人的客运?

厉山站、小林站20年都没有客运,足以说明铁路部门的态度。

顶一下,楼主辛苦啦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