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vivo手机 / 正文

vivo手机:闲坐说VIVO

2021-04-25 00:35:56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感谢医生壕@kinglzr 送的这条塞子。。借此机会,我们简单地聊一聊VIVO和手机HiFi的那些事儿。

经典的可旋转导管

路过帮顶

插个眼,帮顶

这塞子好像跟猥琐有点渊源的

听说是猥琐家代工的?

那个是x几来着?就我这一路听着vivo过来的居然认不出来了反正不是x5max

等叔更新

旁边是哪款?x5max吗

那个灰色的平头其貌不扬,但我觉得用C9推应该不错的,

这个耳机,咸鱼里50快左右的好多吗?靠谱吗?

还以为说vivo手机

1、关于VIVO手机的HIFI性——(1)其实,总体来讲,这个命题有点大。以我的视角,按说是不应该去评论这样的一个“题外话”的。这其中,终究还是人家手机领域的问题,我们以纯粹的发烧视角去衡量,其实不能说是管窥蠡测、甚至不能够说是盲人摸象,而更像是刻舟求剑了。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话说,在想当初,手机刚刚普及了3.5耳机口,还只能叫做“音乐手机”的时候,大家一般是不考虑手机音质的。那时候,如果一定要说手机的音质,大概普遍认为音质比较好的手机,一个是IPhone4系列,另一个是索尼爱立信的W995。当时W995C已经是停产机型了,所以大家承认它,但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和质疑。而关于IPHONE4的音质,其实争议倒是很大的。主要的点就是停留在IPHONE4与当时苹果主力机型iPod CLASSIC的音质对比,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争斗。一方面的人认为IP4和IPC的声音一样,或者说声音水准是对等的,而另一方面则是认为还是IPC的声音水平更高。当时,我记得我还是没有参与过这个斗争的。但其实,我经过对比了IPC、IPV、IP4、IPT4等几个苹果设备以后,我的观点是两个:1、IP4与IPT4的声音基本上一样,与当时初代IPAD的声音也比较近似,与IPC的声音风格差距比较大。2、如果综合论及整体声音水准,我个人认为还是IPC更高一些。因为声音水准的体现标准,并不仅仅是解析、信息亮,IPC无论是在声场、声音的纯净度以及声音的整体平衡性、稳定性方面,是明显高于几款智能设备的。当然,这样的评论意义也不大,因为即便如此,手机也并没有真正地成为发烧友以试范围中,具有音质表现力的音频播放设别。当年的我,也是用老版本的荣耀手机,经常在身边揣着一条K314,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听听。这样听起来,没什么不好,很多发烧友也都会听手机,但是,却并没有一个人真正地把手机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播放器,也不会有人认为,手机具有HIFI性,,,,包括那款只出现在传说中的B&O的手机。

1、关于VIVO手机的HIFI性——(2)在8-9年前,如果有人说以后国产品牌会成为的高端随身播放器的主流力量,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相信。即便是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国产品牌,尽管国砖这个词已经形成,但更多的人还是认为硬盘机和捆绑包才更主流。而如果当时有一个人说,某一款国产手机的声音音质超过了IPC,没错不是等于或接近,而是明显超过了IPC,那就无异于在这片静水中投入了一块大石头,整个圈子都炸开了锅。这个人,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林SIR。林SIR在2013年发布了一篇文章,说“VIVO的xplay3手机音质已经超越了IPC”。这样的言论如果在现在,或许还没有那么大的反响,但是在当时比较稳定的HIFI圈子,肯定是极具颠覆性的。当然,这个话题随着IPC与我们渐行渐远,也逐渐失去了热度。倒是只留下了VIVO手机和那句著名的广告词“HIFI&SMART”。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随后几年里,手机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整个低端播放器领域及市场。无论是苹果、安卓以及当时还存在的lumia,甚至当时还残存的一部分MTK和塞班的古董机,基本都配备了标准的3.5耳机口,随着智能系统、互联网媒体以及WIFI的普及,几乎将低端播放器完全在市场上扫除掉。一直到2017年开始,手机陆续取消3.5耳机口以后这几年,到后来蓝牙设备、独立外置音频设备的兴起,手机也仍然是大多数用户听音乐的首选。毕竟,除了耳机接驳方式以外,媒体资源的便宜性,才是制约大多数用户习惯的关键点。既然,我们已经用手机听了10年了,那么手机的HIFI性如何呢?我个人觉得,总体来讲,手机的音质基本上一直大体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当然有很多人并不能赞同我的看法,认为我在鼓吹播放器而贬低手机。实际上,我个人这么多年也经常用手机听音乐,无论是早期的塞班诺基亚、早期的华为荣耀安卓机,还是具有独立耳机口的苹果5系列,以及音乐播放器是微软ZUNE标志的lumia,抑或是具有HIFI精神的VIVO,具有良好口碑的三星galaxy,到现在的没有3.5耳机口的粗粮mix。大体上,给我的听感状态就是,一般般。能听,但真的也就是能听,而已。之所以一部分人觉得手机好听,甚至比播放器还好听,我猜测,大概也就是如下原因。1、手机就确实是方便,而且具有流媒体和移动网络的功能。这一点确实是很多播放器不能比拟的,也是对于很多人来讲的一个硬性的要求。所以,在这样的“胁迫”之下,当然就会有很多的主观因素掺杂进来。2、绝大多数手机的声音在调音过程中,会比较倾向于大众的调音口味而设定。这也是很多热会更喜欢手机声音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拉得很满的中频,会给一部分新手很强的感官冲击和先入为主的“HIFI”感。同时,大多数人的音乐内容过于单一。很多时候,在内容元素稍微复杂的音乐面前,播放器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3、耳机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耳机的水平跟不上,也是导致播放器与手机的直接听感拉不开的重要原因。还有就是,耳机在调味方面往往比较突出,导致一部分听音经验不够丰富的人,会体会不到来自于播放器所带来的声音内容。4、我以前说过,耳机带来的影响很直观,而播放器的影响很深远。大家可以自行体会。所以,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以及各种因素的交叠,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手机的音质与播放器相当,用手机或原机小尾巴直推万元塞者大有人在。当然,这是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只能说,玩HIFI,还是应该更多的去拓展和思考,而不是一耳朵的感官刺激。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