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oppo手机:#手机芯片全面紧缺# 一文看懂打破全球缺芯困境为何这么难??
2021-03-02 11:40:42 / 我要吐槽芯片短缺危机影响深远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芯片需求已经远远超过这个行业所能提供的水平,包括汽车、手机、游戏在内的多个产业均受到影响。福特汽车公司近日表示,芯片短缺可能会使该公司第一季度的产量减少 20%。通用汽车则表示,它被迫削减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工厂的产量,并将重新评估在美国的生产计划。此外,三星美国奥斯汀工厂因大雪遭遇停电导致Controller供应减少。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手机整体产线产能都会(因芯片短缺问题)下调,即便新品上市日期不会推迟,其市场供应量也势必会相对减少,至于成交价格方面,肯定也会随市场规律来走。 就在此前的北京时间 2 月 25 日凌晨,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解决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问题。此前,这一问题曾迫使美国的汽车等制造商减产、停工,引发了政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先进的互联网汽车所需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给北美汽车行业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短缺问题会触发减产和工厂的临时关闭;而随着芯片代工厂的供应短缺成为全球性问题,其他半导体部件的供应问题甚至还可能影响移动设备的需求。面对既有事实,多名业内人士也坦言:从本质上说,这意味着芯片短缺问题将一直持续到 2022 年… 如何破局?多年来,国内厂商虽然在电子消费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却也难逃利润陷阱:电子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但利润却越做越薄。尤其近年来,面对国外频频祭出的“掐脖子”禁令,以往单纯靠拿来主义搞内部营销竞争,靠对外观、屏幕、摄像头的微创新来博眼球的手段,如今已露出疲态。想要解决“产值增加,利润压缩”的困局,真正需要角力的还应回归到竞争核心,即芯片领域上来。(否则“PPT手机”将成为国内厂商的标配)而围绕芯片领域的突破口,不外乎以下几个维度:● 资金——从厂商层面来看,在营收基础上愿意拿出多少比例的资金投入到自主创新研发中(国内友商大可拿华为来对标)?从上层意愿来看,如何引导芯片企业入市参与融资、给相关企业减负?(如近日工信部颁发的关于加大对芯片企业的减税力度的一系列举措)● 市场——我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每年层出不穷的新品都给芯片企业以极其重要的迭代机会:(国内外)消费者供养了小米、VIVO、oppp、华为这些终端厂商,这些终端厂商又供养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如此一来,才能持续给产业造血,为技术的追赶提供弹药;● 技术——对于在激烈的电子产品竞争中,以“存活为先”的各大厂商,采用国外高端芯片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迫切需求,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对外部核心部件的重依赖,而轻自研自创的精力投入,是很难跳出利润陷阱怪圈的,如何在内外兼顾的产品运营中实现自立自强,也是考验各方的一个时代命题。● 人才——不论是关联企业自下而上的高薪推动,还是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激励引导,想要在高端技术领域有所斩获,必然要对软硬件工程师(尤其是IT精英)倾注更大的精力,或从外部召回,或同业间空降聘用,或在内部提拔任用,或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输送及储备机制。(岂不闻“一个梁孟松抵得上五个师微电子研究生”的论调?);● 时间——时代总会赋予一批企业以伟大的使命,曾经我们或多或少走了不少弯路,以至于在机遇面前错失良机,沦落到目前被人掣肘的境地。眼下,面对新一轮的高新技术竞赛,国内关联企业如何在上述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各因素叠加的基础上产生高能核聚反应,如何在打破外部封锁的前提下实现自主研发和创新升级,进而实现国产芯片之崛起,真正践行科技强国战略?我想,这需要大家一道砥砺前行!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