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修手机:说一说我个人从修行到现在所有的故事和认知
2021-02-23 10:00:45 / 我要吐槽从小到大对修行是很反感的,直至14年后,我就有了兴趣,开始看道德经,觉得修行很奇妙,无为,和自然的感觉,还有道德经的注释和讲解,后来16年接触了道家的张至顺道长的金刚功,练习了三四个月,对身体确实有很明显的改观,后来又接触了意守的两个法门,都是在网上学的,庆幸的是没有出现问题。
找个师父教,上个快车道不香?
意守的讲法门,第一个是守心脏,守了一两个月就找到了身体上的冷热与麻的感觉,时刻保持守着那股在心脏的暖意,有时也有凉的感觉,感觉到这不是我要想的,我就放弃守心脏了。一年多后又去守膻中穴,大概守了一两个月让我深刻的接触到了身体上的能量的感觉,冷热麻,有时也会有触电一样,有时做梦也会有稀奇古怪的梦境,都不是噩梦,梦见有人指点,梦见这个世界,梦见自己的身体,最奇怪的还是和一个朋友做了相同的一个梦,第二天醒来问了才知道,还有感知别人,遇到负能量很重的人或者地方,都会觉得头疼,有严重的会产生身体的不舒坦。头疼的感觉,类似与,用手,中等力度压着头部,我深刻的知道了气场和能量的感觉,
感觉守膻中也不是我需要的,后来就放弃了,无为法就是最好的修行功法,直到19年,我就接触了灵性,刚开始了解的时候很懵懂,接触了灵性后,我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知识,书籍,视频,脉轮,萨满,看了各种有关于灵性的东西,接触到了灵性后我也不对佛教产生反感。
听着各种对应脉轮的,hz冥想音乐,身体上的脉轮也有强烈的感觉,有时候会听一整天,这让身体很舒服,比意守法门好多了,后来感觉脉轮又不适合我,又接触了一些灵性知识,从而觉醒了。以下的话我是先前已经写好的。2019年开始觉醒
灵性觉醒说一说我的灵性觉醒,灵性觉醒是一个脱变的过程,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一个全新的了解, 它会使你放下小我,认识你原来的本性,把内心比作一个空的杯子,水填满了整个杯子,溢出来的感觉,总喜欢分享内心对世界的喜悦,一种恍然大悟的认知,让我感觉到原来放下小我是这么的不可思议,对活在当下的认知,没有在跟随大脑的念头,晚上睡觉有时也会被甜醒,说一下我灵性觉醒时做的两个梦,第一个梦中,我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看到了好多种鲤鱼和虾在跳跃,说的没错,他们在跳,特别的自由和欢快,我望向池塘边有一扇古老的门,我过去推开门的缝隙,看到了各种没见过的鱼类,有的很大,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种类很多,好像来到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越往里看,是一个黑洞一样的生命,里面游出来的正是奇异的鱼类。看到的具体感觉是一个生命的母亲。这是我就被甜醒了。第二个梦也是在同样的场景,池塘,还有鱼,看来我是脱离不了这歌池塘了,哈哈哈,在这个梦里,我在钓鱼,正在拉起来这条鱼的时候,一个慢镜头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感觉到了鱼的疼痛,不知不觉我也变成了我真在钓的鱼,鱼钩正勾住我的嘴巴,而且还有疼痛感,这时我就睡醒了,我感觉这不是噩梦,它在教导我,伤害别人的同时就是在伤害自己,A想骂B 。A身体先产生怒气,A先把身体的器官伤害了一遍。在我的身体方面呢,感觉浑身都是能量,我刚才说到了,内心比作杯子,爱与能量当做水,那么身体的能量就是冰块放入水中的感觉,冰凉与触电的感觉,又可以说是满满的正能量,由于我几年前修行过意守的法门,我对身体上能量的感觉特别的敏感。有的时候碰到环境较差的地方,尤其是人很多的地段,头就会觉得疼,这种疼痛有点像重物用力在压着。我遇到过许多身上充满负能量的人,一靠近,头也会疼,我是怎么确定的呢?因为他在下一分钟就做出很负面的动作和脏话,满腔怒气。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我相信敏感的人。知道这种感受。后来我向别人请教了怎么修行,他告诉我有两点,1要保持一个觉知。2深入自己的内在。觉知的意思有类似身心合一,观察自己的一言一行,是每一个言论和行为,也包括自己的大脑念头,我在内的所有行为想法,这些言论和行为都有一个出发点,比如说,我想去跑步,我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健身,还是减肥,比如说我想骂人,我为什么心里想着骂别人,是单单发泄怒气还是他确实伤害到你。这个想法是因,观察自己的果,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做,是好处还是坏处。觉,就是察觉到这种行为和想法,知,知道这件事做了以后对自己有什么后果。觉知,也可以解释为,你所觉察到自己当下的念头,不去管这个念头,有点像玩游戏的第三人称,你只是在观察。觉察到这些念头,不在往下生产念头。
我是怎么深入自己的内在的?当我收获到了满满的能量,和欢快喜悦感,有时也会有烦恼,当我考虑到为什么觉醒了还会有烦恼的时候,我就静下心来,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慢慢的琢磨,发现了以前忘记了很久的声音,我记得小时候还常常听到。长大了却忘记了,有点像蝉的叫声,偶尔还能听到类似青蛙的声音,这绝对不是外面的青蛙在叫,越深入内在和宁静之中,这声音就会越大,听他说(指导我修行的人,不让我叫导师,师傅,)这是更加深入内在而产生的声音,也叫宇宙的声音,刚开始还很兴奋,这声音在耳边一直围绕着响,就感觉到有点烦,后来才逐渐的习惯。我又阅读了许多关于灵性的书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米系列》,一部由故事讲诉关于外星人的灵性讯息。更多的是围绕爱的话题展开的,体验到书中对爱的理解,频率产生共振,发觉了对爱的认知与体验,这才让我正式的走上灵性觉醒的道路上。我有时日常生活的所有用品,我都会感谢它们,衣服由什么组成,能给我温暖,饭是谁做的,给我肚子温暖,感恩做饭的人,接触最多的属水,解决口渴,刷牙洗衣做饭,喝水时,我还会感谢水,顺着喉咙流入身体里,我会感谢我的身体,给我带来这么有意义的体验。是不是特别的搞笑。哈哈哈在生活中,我总是爱着周围的一切事物,眼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很爱笑,当时笑的脸都快抽筋了,由于我过多的笑,遇到烦恼的事也放不开,这时候我又在思考,又屁颠屁颠的跑去询问了指导我修行的人,我才知道我把自己的觉知给忘记了,万事万物需要一个平衡,一个杯子,满出来的状态,要学会如何细水长流,不是一股脑的往里面倒水,我才学会控制喜悦,回到平静之中。
小我,是大脑中的想法及念头,它是一个很小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1念头的开始):我的脑袋里想到一个人A 2 这时候A的人设会印象在我的脑海中,他是一个浑厚老实的人,3我欠了他的钱,这时候我没按照约定还钱给他,4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要不要给他打个电话呢?或者是不还给他了,反正他很好骗。5‥这形成了一个认知的思维(你自己以为的剧本),一个念头产生无数的剧本。 由1产生2,2产生3,3生4,4生5‥‥有的想法和念头只停留在了2,或者超过5,这想法和念头都是无穷无尽的,这12345所形成的一个固定线,这是一个故事情节,用以往所经历的事,形成固定思维,小我是由无限生出的念头和以往的认知组成,大脑的想法,对事情的认知。有些念头会影响心情,比如有想到一个人就想哭,或者笑,喜怒哀乐随时都在由脑海的念头控制着,这就是小我,小小的自我意识。心情会跟着大脑的感觉走,下面谈一谈我是如何放下小我我不想跟你玩了,对,不跟你玩,这有点像小时候的过家家,把这些念头当做另外一个人(念头及想法),当念头产生的时候,不跟随脑袋里念头的思想去行动,不想跟念头玩,这里并不是杜绝所有的念头,当然,我们可以挑出好的或者比较喜欢的事情和念头,去执行。小我的想法有些很可怕,总是想到很恐怖的事情,总是往坏的地方想,比如说,做了一个噩梦,醒来总是想着这个噩梦会影响到什么,总是拉着你往坏处想,一直不停的叨叨絮絮,如果跟随着这个坏的念头一直深入下去,会产生恐惧,不安,心情随之起伏,这小我,无时不刻,在大脑中拉着你跟它玩,这个时候,我会站出来,跟它说,我不想跟你玩了。以上的很多念头,生活中到处都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静下来,仔细的观察,你会感觉到以往的小我是多么的可怕。当我的负面的念头产生的时候,我会选择性删除它,一出现我就删除,反反复复,直到负面念头影响不到我自己
认知、定义这里我讲讲我以前的一个故事,灵性觉醒的过程中,当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为什么还会产生有烦恼,当时我坐在车里,当时正好一片叶子掉进我的车里,车的缝隙很小,我觉得这是在给我的提示,我拿着叶子,一边思索着,叶子的纹路,形状,叶子的起源,以全方位度在观察着叶子,我以各个角度去看待这片叶子,能定义出很多种想法,看的出来这像把刀,经过什么样子的环境它才掉落到我眼前,残破的叶子黑斑是怎么形成,一边很绿一边很枯萎,世界上真的没有存在相同一片叶子吗?我当时思考了上百种对叶子的定义‥‥以各种角度都不能解释叶子的本身,然而它就是一片叶子,每个人都有对世界万物的事情,物品,所定义出自己的剧本,网络上很多人都在互相争论对错,每个人都定义了事物的好与坏,善与恶,爱与恨,我并不知道这件事物是好是坏,它可以有任何的“被认知,被定义”。生活中无时不刻的出现这种定义,认知,每个人都不一样,各种角度全方位解析,我开始变的很懒惰,懒得去定义,在别人为了某个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就在一边观看,它的本身就没有存在对错关系。同时,我会尊重他们的认知,因为他们的认知没有绝对的错,和绝对的对,站在他们角度去看待他们所认为这件事是对的,其实都没有错,站在反方向的人,以反方向的人看待这件事也是对的,那到底是谁对谁错?个人意识所定义的好坏与对错,只是对本身的一个解释,就比如我现在所写的,凡是用语言,文字,解释出来的感觉与认知,都不会是事物的本身。
局限性思维可以解释为这是一个被认知限制住的思想,局部的思想,在70年代的思维中,不读书,就是没有出息,这是传统观念上的普遍认知,只有生男孩才能养老和光宗耀祖,有很多过往的认知被植入在我们的认知当中,被固定住很难在接受开放的思想,你必须要要怎么样,才能实现那样的。在举个例子,冥想坐姿问题,吃肉问题,根深蒂固的思想,一定要规规矩矩,要不然,这根本就不是内心认知的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规矩也是被定义,认知的,事物被认知和自我(体验),它是没有条条框框的,出现条条框框都是自己的认知问题。必须要=认知定义的谎言如何打破局限性,我是以放下以往的所有认知,接受新鲜的事物,海纳百川,对事物不批判也不评价,可以让自己总结出来自己的认知,局部加强局部,在想加,总能看个大概的全面。
以前的我总喜欢看到一个人,或者是看到一个人在说脏话,我就一直认定他是个坏人,而好人这个词从这个人身上就消失了,局部加强局部的意思是,看全面,不能断章取义。现在的大多新闻都在断章取义
就像一面镜子,摔碎了,一片一片碎片来看,总能看个大概的全面,
我做了个实验,计算了一分钟和五分钟之内,我的大脑会产生多少个念头,这些念头天马行空,一会想起人,一会想到晚上吃什么,一会想到让我羞愧的事,十几个,上百个念头随之而来。 我渐渐的在观察着这种想法,明白了这只是小我的念头后,我就理解了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物质的本身。没有了定义,心情就不会随着大脑的想法波动。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或者一个东西上面,我们会忘记周围的声音,我在玩手机,我不会去刻意关注汽车在路上的轰鸣声,周围的环境一直都存在着,放下专注就等于空了,比如说发呆的时候,专注在于眼前和事物之间的距离上面,这时候会忘记自己,自己这时候也会存在着,我在想,自己的存在是不是意识在定义的。观察不被定义的事物,也是空性的本身,这些现象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当下被认知,没有灵性觉醒,没有正能量的喜悦。深入到,观察到,没有被定义的事物之中,抛开以往小我的所有认知,观点,行为,是我变的懒惰,内心和平宁静,不想发生麻烦的事,享受一个人处在宁静的环境中,一切关于自己的,都显得无关要紧发呆是空性(静模式),一天24小时就是(动的模式) 人需要运动,把这深入的观察建立在动的行为中,
静模式发呆,为身体上的静止,这是一个初学者练习的开始,刚开始对着眼前的事物发呆,深入的了解到没有认知定义的感觉,随后融入到日常生活所有的行动中,由慢到快,深入到动的模式之后,就会放下小我的所有观念后,不再注重自己的所有想法和心情,不去考虑过去的所有认知,和未来会形成什么样子生活,对生活的压力也不再存在,只有当下存在着,无论是灵性觉醒、七情六欲、这些被观察到的所有现象通通都放下了,空性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接受不了这种观念,这里我讲讲一个小故事,我们倒一杯水,是从杯底往上装满水,它是一个循环进阶的过程,处在什么样子的人生认知阶段会接触到什么样子的状态,就比如救助一只动物,动物从刚开始对人类的恐惧,慢慢接触到人类善良心意,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从空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灵性觉醒,过去和未来,是没有意义的,当定义出一个标准,比如灵性标准,能量的高低,非常有爱,当这个人生认知到一定的阶段,自然而然会接触到更多的认知与体验。是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巧合中,逐渐明白关于灵性与空性。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