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手机 / 正文

手机:辩证需求价值理论——劳动及剩余价值理论批判

2021-02-10 17:00:39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论需求——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论 需 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劳动、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等)批判](又名:辩证需求价值理论--人本政治经济学原理) 亦 文 [yi_wen@yeah.net] 原文见:[http://yi_wen.mycool.net] (注意,可通过浏览器“查看”中的“文字大小”调节字体以便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目 录 前 言 一、唯心主义的优缺点 二、马克思所谓“两个伟大发现”的错误本质 三、兼收并蓄、求实创新乃中华民族高速发展前进的唯一捷径 第一章 商品的起源 一、交换的本质 二、人的本质 三、生活循环节 四、需求的形态与结构 1、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 2、抽象需求和具体需求 五、马克思对于需求的错误认识 1、知觉创造需要论 2、生产中心论 3、需求的根本特性

4、源动力原理 六、消费主体交换目的和行为的产生过程 1、一般需求与货币 2、抽象需求到具体需求的转化 七、消费主体获得具体需求对象的方式 1、原始生活资料公有制下的各得所需方式 2、唯物史观成为伪科学的客观根源 3、生活资料的三大来源 4、生活资料私有制和商品、商品经济制度的产生 第二章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来源问题 一、马克思的错误使用价值观 1、物品有用性的可变性和使用价值的定义 2、商品不等于使用价值 二、商品的来源问题 1、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全面走向伪科学的关键一步 2、商品的四种来源 第三章 商品交换和交换价值问题

一、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 二、交换价值的本质 1、交换价值的定义 2、马克思对于交换价值的错误认识 三、交换价值的特性和商品交换悖论 四、劳动价值理论的致命伤 五、价值和价值量 1、操纵商品交换的第三者--间接需求 2、具体需求对象的灵魂--人类需求 3、商品的灵魂 4、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的质与量 5、商品的等价交换规律 6、货币和商品交换的本质 7、价值和价值量的本质 a、价值和价值量的定义

b、价值的结构、形态与作用 8、商品价值和价值量的特性与测算 a、商品价值和价值量的定义 b、商品价值量的测算方法 第四章 商品的价值量与价格问题 一、决定商品交换比值B(商品价值量)的两个根本因素 二、商品总供给量G与交换比值B的反比关系 三、商品总需求量Q与交换比值B的正比关系 1、商品的用处大小及其作用 2、商品品质的优劣之分 3、商品的市场总需求量Q 四、商品的价值量、价格、成本之间的关系,商品价值量或价格公式 五、计划经济制度的致命弊病 六、商品的社会平均成本 七、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贬值的必然性 第五章 价值的可变性和价值保障机制问题 一、价值的可变性 二、自然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三、讨价还价调节机制的作用和商品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四、劳动价值理论的不治之症 五、计划经济制度的先天不足 六、马克思对于商品价格的错误认识

目录都发不全,算啦,感兴趣者可去查看原文。网址在2楼。

不用批判,马克思主义不是学术而是宗教,学术可以批判但宗教不能。

真想知道劳动与剩余价值理论错在哪了,马克思为什么会犯错误?好好读此书。

这是有人贴出的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章。很有心,贴出了原文,很好,因为也贴出了老马犯错误的铁证:物具有有用性,这个有用性使物具有使用价值。它的这种有用性是由商品的属性决定的。——因而按老马的错觉,物不变,属性不变,有用性从而使用价值就不变。但这不符合实际。因为物有没有用,首先取决于主体需求。物没变,需求变了,则物的有用性就变成了无用了,物就不再是使用价值。而正是这一点错误认识,让资本论变成了谬论。

@初玖家的舔狗 : 我今天吃米饭,明天改吃面条,大米就没用了。你可笑死我了!——你确实很可笑,连需求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胡说八道。比如曾经都是大屁股电视机,现在都换成了平面显示器电视机,crt就淘汰了,无用了。而不是你的消费品选择对象不同。这难道不是事实?

e实际上有用物变垃圾的现象比比皆是。如石器曾经很有用,现在只在历史博物馆能看到吧?你吃剩的饭,属性没变,可你倒垃圾桶了。这都是活证据吧?

@小新 : 按你定义的真理和真相是以什么标准呢,如果剩余价值理论是不成立的,那请问支撑资本不断运行的理论规律是什么呢?我不反对你的观点,我只想知道你的答案,如果你连答案都不知道,那你的反驳怎么站得住脚呢——我的详细理论:辩证需求价值理论,这里就有帖子链接。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或者说人类首先必须消费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仅从这个事实或前提出发,并不能直接就得出“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或者说人类首先就必须劳动生产生活资料的结论!因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人,比如说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或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都是通过劳动获得自己消费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从不会劳动的状态进化发展而产生的,而从不会劳动的状态是绝对不可能直接就跳跃发展到必须劳动的状态的。所以,“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无条件成立的一个错误结论!如果人们不先通过劳动创造我们的生活资料,那么生活资料从何而来,我们当然可以不通过劳动创造生活资料,那样我们就是动物,而不是人,马克斯的前提条件已经预设好了,是会需要衣食住行的人,而不是仅仅通过自然界的供给的动物,动物们都是不需要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的,如果是人,就需要通过劳动来创造生活资料,至于你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他们的存在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这并不能说明,不劳动就可以获得生活资料,不劳动能够创造生产资料的说法,你自己仔细想想就会觉得荒谬,我们不种田,田里面会自动长我们需要的各种作物吗,我们不通过工业化劳动,自然界能够补给我们的工业品吗?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