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修手机:开发商将业主信息出售给装修公司,买卖双方双双获刑
2021-02-04 18:30:49 / 我要吐槽AD2
搬新房,本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是业主却烦恼不堪,因为自从买房以后,每天都会接到许多电话,均是询问是否需要装修。更可怕的是,打电话的人不但知道业主的电话,还知道业主的姓名,甚至还知道新房的房号、面积和户型。那么,业主这些隐私信息,是怎样到了装修公司手里的?无锡市公安局近日经过慎密调查,破获吴某某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基本案情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间,被告人吴某某将包含无锡市“栖霞栖庭”、“中城誉品”等多个楼盘业主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住房面积等内容的公民个人信息资料共计14000余条销售给从事家装业务的高某(女,32岁)。高某先后7次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向被告人吴某某支付钱款共计人民币6700元(另案处罚)。被告人吴某某归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公安机关根据线索,抓获了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家装公司工作人员高某抓获。上述事实,有证人高某的证词笔录,公安机关提取的电子数据、微信收藏截图、微信交易记录,出具的搜查笔录、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电子证据检查工作记录、刑事案件侦破经过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笔录等证据证实。判决结果被告人吴某某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超过五千条,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吴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追缴被告人吴某某违法所得人民币6700元,予以没收;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三星S7手机1部、三星笔记本电脑1台、苹果笔记本电脑1台、U盘1个,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在大多数市民的意识中,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只是普通的民事违法行为,很多市民并不清楚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司法实践中,因个人信息被泄露而选择报警的市民寥寥无几,但是受害者不追究,不等于就可以放任出售者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近年来,面对目前多发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司法机关加大了打击力度,越来越多的违法人员,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被追究其刑事责任。(作者:王贝贝 工作单位: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