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米手机 / 正文

小米手机:正在逐渐变得苍白的商品世界——谈谈品牌差异化的消失

2021-01-06 08:35:45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我很喜欢王杰《向太阳怒吼》中的两句歌词“如果我可以选择,我想要创造新的地球”,新的地球到底会是什么景象我们无从而知,但是我却非常清楚地知道随着网络的发展、随着信息地传播,我们所能接触的市场上的商品正在越来越同质化,所有的东西几乎都是“旧”的,“新”的产品越来越少。 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观察到身边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总是无法分辨出身边朋友的手机品牌! 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要和很多人接触,大多数时候,一起聊天的人都会把他的手机摆在一边,我发现,除非是很清楚地看到手机品牌的LOGO,否则我经常猜错别人的手机品牌。作为对市场营销非常感兴趣的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个切入点,所以…… 虽然我不是每个手机品牌都用过,但是在我的记忆中,用过的品牌至少有: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星、联想、中兴、熊猫、天语、苹果、小米……这么多,从1998年开始,我发现随着手机的智能化不断进步,手机的品牌差异却越来越小,这让我不得不感觉我正生活在一个品牌逐渐消亡的世界之中。 在当今的手机之中,我们或许可以第一时间说出一些IOS系统与Android系统手机的差异,但是除了苹果之外,其他大部分Android系统的手机品牌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指的区别不止是外观上,包括系统软件、应用……,当这些品牌的差异消失之后,人们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到底为什么选择某个特定品牌呢?商家的市场推广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论是否真的买东西,我们可以尝试着在淘宝上按照类别来搜索服装,比如Polo衫、比如夹克、比如衬衫……,不用我说,你自己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很多不同品牌的服装不仅款型类似,就连模特用的都是一个,而且居然连模特摆拍的姿势都一模一样。 我可以理解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很多服装并没有真的请模特试穿而是PS的照片,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电商使用同一个模特呢?这么做的结果到底是节约了成本还是增加自己的竞争压力呢?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说到了国内现在有很多厨具品牌都是贴牌的,可能我们以为自己接触到的厂家有很多,但是其实这些厂家都是从一个工厂拿货,产品的差别只是在定制的时候打上不同的LOGO。其实我很是想不明白,难道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根本不考虑产品本身,而只是在买一个LOGO吗? 从客观上来看,确实有一些商家,特别是电商并没有做品牌的概念,他们只是在乎销量,无论摆拍模特什么样,网上是否挂满了同款,他们只关注自己的产品在今天是否可以卖的出去,我们先不用去考虑这样的商家,因为从现实效果来看,他们和傍晚路灯下、天桥上的那些游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相信他们也没有幻想这家店铺是他们的事业,可是那些更大一些的企业呢? 苹果只是一个品牌,但是苹果手机却在和其他系统的不知道多少个品牌在抗争,只是为什么?因为产品的差异化、因为品牌的差异化……,在一个没有差异化竞争的产业之中,最终的竞争结果将由价格来决定,陷入价格战不仅让卖方争的“头破血流”,也让整个产业的连接显得摇摇欲坠、弱不禁风。 本来,网络的发展曾经让天真的我以为将会看到一个琳琅满目、精彩纷呈的市场,在买任意一种产品的时候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因为陷入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在一个阶段内会被买方所喜欢,但是从长久的发展来看,品牌的消失会让世界变得一片苍白。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本应是大量的可供分析的信息数据,而不应当只是我们去模仿、却抄袭的范本。对于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品牌而言,差异化的消失就意味着创新的消失,先不用去问你的消费者,就你自己而言,难道你会喜欢总生活在“旧”的世界里吗?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