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穆棱 / 正文

穆棱:牡丹江这些地名的由来,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2025-09-19 19:35:52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牡丹江松花江重要支流,唐称“忽汗河”,金元明称“胡里改河”“忽尔哈河”等,清代始定“牡丹江”,满语意为“弯曲的江”,贴切形容河道特征。它发源于长白山脉牡丹岭,流经吉林省东北部,在牡丹江市流经海林市、宁安市、林口县,最后经依兰县城西注入松花江,全长726千米,黑龙江省境内长382千米。千百年来,它滋养两岸,串联多地,是我市重要的自然纽带。镜泊湖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唐称“忽汗海”,辽金明称“扑燕水”“阿卜湖”“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取“清平如镜”之意。它由火山熔岩堰塞牡丹江形成。牡丹江从南部注入,出口为吊水楼瀑布。如今,这里有镜泊湖发电厂、大坝等设施,更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周边镜泊镇因湖得名,成为我市对外展示自然魅力的核心名片。乌斯浑河牡丹江支流。原名“乌斯浑毕拉”,清代称“武斯浑河”,满语意为“汹涌湍急的河”,凸显河水特点。它发源于林口县龙爪镇大楚山东麓,在刁翎镇汇入牡丹江。1938年10月,东北抗联8名女战士在此与日军激战,弹尽后跳江殉国,“八女投江”永载史册。2009年,“八女英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乌斯浑河也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象征。孤榆树村位于穆棱市下城子镇南部,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1932年到1940年间,孤榆树村是东北抗联第二、第四、第五军的密营地,是东北抗日联军在黑龙江活动的主要阵地,以此为根据地对日军控制的据点、交通线进行突袭作战。目前,附近的山上还存留着当年抗联战士居住的地窨子。子荣街位于海林市海林镇,1982年被命名。海林市是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战斗和牺牲的地方,杨子荣烈士陵园位于这条街的山顶处。1970年7月,海林县在杨子荣烈士墓周边建设海林县革命烈士陵园;200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新馆落成,更名为杨子荣烈士陵园;2009年5月,中央宣传部将其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9月,中央宣传部等11部委评选杨子荣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军马场是东北民主联军组建的我军第一个军马场,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均作出重要贡献,对于促进民马改良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1947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后勤军用种马场成立,1948年10月更名东北军区朱瑞炮兵学校军马场,1956年10月属省农垦局更名为黑龙江省铁道兵牡丹江种畜场,1961年10月属总后勤部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牡丹江军马场,2001年9月属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更名为中牧集团牡丹江军马场,2013年调整为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二级企业,更名中农发牡丹江军马场有限公司。其在海林市、宁安市、桦南县境内下属9个分场。雪乡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汇处,贝加尔湖冷空气与日本海暖湿气流在此频繁交汇,再加上山高林密的小气候加持,让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持续降雪,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厚度可达2米左右,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冰雪景观。

1980年,毕强的摄影作品《雪乡风韵》首次让这片冰雪世界走进大众视野,“雪乡”一词横空出世。随着大批摄影人连年走进“雪乡”拍摄创作,“雪乡”名字被逐渐叫响。2001年,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雪乡国家森林公园,“雪乡”正式成为官方认可的地名。粮台山坐落于穆棱市兴源镇穆棱河左岸,1881年钦差大臣吴大澂督办东北边务时,在此地放粮建仓以保障民生与戍边需求,“粮台山”因此得名,成为那段边地治理岁月的直接见证。 如今,粮台山仍留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当年修建的粮仓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直观展现了清末东北的仓储建筑风格与物资管理情况;山顶平坦处的辽、金古城遗址,更让这里的历史脉络延伸至更早的朝代,形成“辽金古韵+清末边史”的双重文化叠加。迎门山位于我市东安区兴隆镇,其地名源于满语,满语称“伊马活”,汉译为“青羊”,推测因历史上此地常有青羊活动而得名,直观反映了当地曾经的自然生态特征。如今的迎门山不仅是一处地理实体,更成为地域文化的延伸——当地物产丰富,多款农产品以“迎门山”为品牌命名,让这一少数民族语地名从地理标识走向产业领域。

铁岭镇地处我市阳明区,地名源头可追溯至当地河流“肯特河”。“肯特”为满语,意为“上头河”,因河流方位特征得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此地立屯称“铁岭河屯”,开启了地名与建制的关联史。此后百余年间,其隶属与建制历经多次调整:1913年属宁安县团聚乡,1933年归第五区掖河保,1937年12月划归牡丹江市设掖河区,1945年10月改设铁岭区,后续又经历公社、乡等建制变更,1985年5月正式改设铁岭镇,1997年9月划归阳明区。从“肯特河”到“铁岭镇”,地名的演变始终与地域发展脉络紧密相连,是我市建制变迁的生动缩影。磨刀石镇古名“勒珂”,系满语,汉译为“磨刀石”。相传因当地出产可作磨刀石的石材而得名,凸显了地域自然资源特色。清末时,此地属宁安县,1925年起隶属关系多次变动,先后划归穆棱县、宁安县。1939年10月设磨刀石村(又称“临驿村”)。新中国成立后,其建制历经乡、公社更迭,1984年8月公社改乡,1985年3月撤乡改镇,“磨刀石”这一源自满语的地名始终未变,在频繁的隶属调整中保持了文化延续性,成为当地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沙虎村位于我市西安区海南朝鲜族乡,村址内有为金代萨尔虎古城遗址。沙虎,又称“沙儿虎”“萨尔浒”“萨儿忽”等,皆系满语,其意为“隔板”或“碗架”,是我市现存的最古老地名之一。金初,乌林答部女真人在海浪河南岸修筑萨儿忽(今沙虎)城,为部落酋长居址,是金代昭德皇后出生地。牡丹江辖区内的除了沙虎村,还有南城子村、宁古村、江西村、三岔口村、大城子村都是“百年村落”。解放路俗称华街,是牡丹江曾经最繁华的街路,位于市区中部,1903年因原牡丹江站建设而形成。在百年的传承发展中,虽几易其名,但其重要的商业地位却一直没有改变,并在1914年后,形成市区商业中心。1934年,日伪当局更名为银座通,系仿日本东京繁华街道银座通名称。为庆祝牡丹江解放,1945年更名为解放路。除了解放路,牡丹江城区的牡丹街、长安街、市政路、永安路、柴市路、水道路,宁安市的东大街都是“百年老街”。

拉古火车站满语,其汉语意思为小龙虾。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拉古火车站因驻地拉古屯得名。1945年8月抗联四师二十四团团长、苏军第88国际旅少校李明顺带领特遣队空降牡丹江拉古车站,掌握了铁路周边日军部署及日军运输调动情况,为解放东北做好最后的准备。拉古站、牡丹江站、绥芬河站、横道河子站、海林站、绥阳站等,都是“百年火车站”,共同记录着历史,传承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牡丹江纺织厂专家公寓位于牡丹江市爱民区中华路以东、东祥伦街以北。建筑整体以苏联时期建筑风格为主,融合中国建筑元素,形成稳重大方、造型典雅,形式灵动的建筑特色,采用砖混结构,是牡丹江市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2022年7月,市政府确定其为牡丹江市历史建筑。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