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磐石:沙城中学简史
2025-09-10 02:15:57 / 我要吐槽怀来县沙城中学创办于1952年9月27日,当时取名为“怀来初级中学校”。一九五二年怀来历史悠久,秦始皇统一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谷郡为第十五郡,郡治在今怀来县大古城旧城。怀来县名始见于五代时辽代会同元年(公元938年),一直延用至今,已有1072年的历史。自建县千余年来,普通中学教育始创于1952年,是年9月县初级中学校建校于土木村,取名为“怀来初级中学校”,也就是现在沙城中学的前身。当时怀来县地处京包线交通要道,拥有17万的人口,65万亩土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但由于过去长期在敌伪统治下,一般劳动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因此,他们的子女十之八九都成了文盲……解放后,广大农民分了房子、分了土地,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不但在小学阶段他们的子女能够上学,同时在1952年暑假后,一般在完小毕业的子女差不多百分之百的都迫切的需要升入中学。1952年8月,县政府根据原察哈尔省教育厅《一九五二年文教工作计划》文件精神决定成立:怀来县初级中学校。根据我县初小毕业人数,决定招收三个班初中。县成立了:“怀来中学招生委员会”,并于8月21日发出了《招生简章》,全文如下:怀来县中学招生简章一、宗旨——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适应国防、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需要,本县由一九五二年秋季设立中学一处暂设初中班。二、名额——初中一年三个班,暂定一百五十名。三、资格——男女兼收,程度高小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年龄以二十岁以下(同等学历者可酌情二十五岁)。四、考试地点及时间——八月三十一日在二区西八里完小、沙城镇完小、怀来西街分校同时举行。报名在各考试完小报名,怀来在怀来文化馆报名,持毕业证书或毕业时证明书考试,同时检查体格,口试。五、考试科目——国语、算术、政常。六、待遇——自备膳费,一般以六十斤米,校备宿舍,但成绩优良、家庭贫困及烈军属子女、工农干部子女可按人民助学金补助办法给以补助。七、校址——暂设沙城保安临时校舍(沙城新建校舍预定秋后落成)。八、开学日期——录取后另行通知。附注:报名时必携带一寸或二寸半身脱帽相片两张及报名费一千元。膳费按每月计算。(印章)怀来县中学招生委员会公元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注释:当时钱币和现在钱币对应关系是:一千元等于一角 一万元等于一元当时报了210名,录取151名,报到为150名。从此,中等教育从城市走向农村、向普及文化的方向发展了。当时县政府决定:抽出文教科白凌云同志在县中负行政责任。于8月22日调新保安完小校长朱文洲同志到文教科协助白凌云同志办理具体工作,先暂时在县里办公。首先计划新的校舍,勘察校址,设计校图。其次在新保安、沙城等地找临时校舍。由于这两地所有宽大地方都有驻军,后来才在沙城东面土木村觅得临时校舍一处,又借土木村政府15间房子做为宿舍。临时校舍需要修缮,在没有修好之前,于9月27日先借用土木中心校——清雍正五年(1728年)建立的土木堡义学旧址“显忠祠”开学,并于第二天正式上课。这个日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校会上决定把这一天定为校庆日。当时,在土木选址作为怀来县初级中学的临时校舍。现在,把一所中学的临时校舍建在土木,这是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办成的事,因而土木的广大群众都说:“这是又一次的‘土木之变’”。这个称谓虽然出自土木老乡之口,但也说出了全县人民的心里话。在同年10月6日由中心校迁移到临时校舍,并于10月10日补开了开学典礼,当时参加开学典礼的有:副县长许步瀛〈兼校长〉、文教科王典九副科长、白凌云同志、谈部长?(具体部门不详)等以及土木村干部秦支书等人和朱文洲(学校负责人)。当时学校只有教师7人、职员1人,共计8人他们是:朱文洲(学校负责人,后任命为代教导主任并任时事政治、体育课)、鲍年丰(兼教导员、任语文、历史课)、王仁安(任语文、植物、美术课)、田蔼如(任语文、美术课)、赵玉鑫(任生理卫生、历史课)、周应心(任地理、植物、体育课)、史雪峰(任算术、音乐课,兼任图书管理员)、王永康(职员:负责学校事务工作,伙食管理员)。当时根据学生所在地区、文化程度、政治面目、性别等分为三个班,并视教室大小分配学生人数。三个班主任分别是:鲍年丰、王仁安、田蔼如三位老师。一方面在土木开学上课,另一方面由原察哈尔省察南专区拨款56100元,在沙城北面老龙潭西侧购得农田40亩,并将周边河沟、大坑、荒滩一并划归学校占用,做为校舍基地,共计130.1亩,校园总面积为:86725平方米。建教室14间、宿舍50间作为新校址。当时教师、学生思想状态复杂,学生出身不同,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教师也数量不足。由于当时条件极差,连吃水都十分困难,有的教师不安心工作,学生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思想问题影响教学工作。为了使教师端正工作态度、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校建立了工会组织,学生中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少先队组织,加强党史学习,提高觉悟。学校逐步的确立了教学工作上的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年,在贯彻向工农开门方针方面,以助学金解决了家庭确实困难的56名同学饭费问题,使他们更加安心学习。注释:这是古代史中明朝时代(1449年,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刺太师也先侵略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行至土木被也先包围,土木堡地高无水,人马困渴,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虏、大臣殉难。历史上称为“土木之变”。
专题:图片:沙中初建校
一九五三年1953年5月沙城中学迁入现址。(沙城龙潭西街4号)1953年5月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一天。在庆祝国际劳动节的同时,全校师生满怀愉快地心情迁到沙城新校舍。师生住在新建的红砖垛白土坯心的一排排新校舍里,精神格外振奋。在高大、阳光充足的教室上课,思想分外集中。1953年5月28日,县人民政府通知:委任原代理教导主任朱文洲为中学教导主任;任文教科副科长王典九兼任中学校长。1953年8月11日,县政府人事科通知:兹派齐庆和同志到怀来初级中学校任校长。从此,学校行政领导机构正式建立。今年教职员工由1952年14人增加到36人,新盖教室31间,宿舍69间。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就在今年8月间成立了党组织,齐庆和兼党支部书记。从此党在学校的领导力量便日益发挥了她的巨大作用。迅速扭转了过去的混乱现象。校党支部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工作计划的指示及张家口专区中教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全面工作计划,从此,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向正规化方向发展。本年度最突出的是加强了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教师中2人申请入党,3人申请入团,学生中102人积极申请入团,占全籍数的27%。许多教师端正了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为学生服务;许多学生努力学习,向三好目标迈进,并自觉遵守学生守则。师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大大增强了。与此同时,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强调要求各科教师教学有目的、有准备,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防止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发生。有计划的提高教师业务理论学习,采取自学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学习了凯洛夫教育学和东北先进教学经验。学校分为语文、数理、社会科学、音体美四个教研组。课堂教学重视思想教育的贯彻,教材内容注意了讲深讲透,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普遍做到了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同科教师互相研究。在教学制度上也有了一系列改进,如:周压周备课制度,建立了全收全改或全收抽查的批改作业制度,确定了事先研究,事后交换意见的听课制度以及举行群众性的公开教学。加强了班级工作的领导。校领导慎重挑选思想进步、工作踏实,能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八位教师担任了班主任。批判了:认为当班主任是额外负担,是抓大头等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管教不管导的思想。在教师中开始认识到担任班主任工作是党对自己的信任,是无尚光荣的任务。在张家口专区召开的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肯定了学校在班级工作的经验,是年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专题:沙中校友回忆:怀中迁址至沙城转自《校在心中 岁月留痕》1953年5月1日是星期日,全体师生整好行李、炊具,用几辆马车装运先行。八点整队,鼓号齐鸣,从土木出发-告知土木村乡老,怀来中学要离开这里迁往沙城新校舍;感谢当地政府、乡亲们对怀中各方面的关怀、帮助。同学们一路精神焕发,喜气洋洋步行到沙城。途经东堡(县政府所在地)、中堡、西堡(繁华地段),街中群众看到整齐的师生队伍经过时,都投以喜悦、敬慕的目光。上午11点左右到达了新校舍。新校舍、新气象,感觉完全不一样。新教室宽敞明痛,薪课桌宽大舒适,新宿舍三白落地。吃饭有饭厅、饮水喝上了ト水机抽来的自来水。这样的环境条件、在余县是能等的,所以同学们的学习更安心、更努力了.割9月中旬、圆满完成了第一个学年的学习任务、1053年暑期、我和其他十几名同学留在学校作护校工作。有一天下午吃完晚饭,几名同学在球场上打球.旁边站了一位不知是新来的老师,还是到学校检查工作的领导、身体魁梧、态度和蔼、看到我们打球,后来也和我们一起打球、从此,每天晚饭后他都和我们一起活动,但我们还是不知他是干什么工作的。直到新学年开学典礼会上、朱文洲老师向全体师生介绍:“这是我们新到任的齐庆和校长。“1953年暑期招收5个班250名学生。学生大部分是本县的,也有一部分来自外县、如赤城县、龙关县、昌平县等。随着教学班数增多、任课老师也增多。1953年薛期专科毕业生分配到怀来中学的有董树本、刘永平、马胆东、赵旭等老师;从本县及外县教育部门调来的有李镳、石志寅、马万民等多名老师。此时、学校教职员1大约有30名。
一九五四年怀来师范与怀来初级中学合并。由于国家水利建设需要,兴修我国解放后的第一座水库——官厅水库。原在怀来城内于1949年(解放后)成立的怀来师范学校位于水库淹没线内,必须迁走。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决定怀来师范于1954年7月18日合并于怀来初级中学,原怀来县师范名称取消。怀师校长田馨山参加学校领导工作。现在学校发展成了初中12个班(一年级4个;二年级5个;三年级3个。),初师5个班(二年级3个;三年级2个),共计17个班。当年10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又下文件:《关于执行中学、师范调整计划的指示》,我县师也列入在我省29所县师调整行列中。当时学生人数达到866人;教职员87人。这年有校长2人,副校长1人,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2人。根据教育部1954年4月间“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与河北省第四次中教会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学校的工作任务是:按照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继续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工作,努力学习苏联教育先进经验,明确教育目的与政治方向,增强社会主义思想,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从而以改革教学为中心,相应地改进体育卫生等各项工作,贯彻全面发展教育,达到中学和师范毕业生能适应国家需要而升学,又能参加劳动生产或其它建设工作的目的。本年内一项重要工作是继续贯彻团结改造旧知识分子的政策,扫清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思想障碍。当时教职员成分相当复杂,大部是旧知识分子(时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同程度的带有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教育方法,以及存在着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目空一切、闹不团结的形形色色的不良表现,严重的障碍了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针对上述情况,根据地委宣教会议精神,学校党支部组织教职员工学习中共四中全会文件,这是一项大规模的学习运动。是学校在树立无产阶级思想,批判资产阶级思想,进行大破大立、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激烈斗争的开端。通过学习文件,许多教职员工提高了觉悟,使学校发生显著的变化:1、通过学习四中全会文件,进一步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搞好教职员的团结,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好学生,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个人主义,骄傲自满情绪是破坏团结的害虫,是危害工作的毒物。大家一致提高警惕,团结在党的周围,向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做尖锐斗争。从而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这些同志就成为了我校多项工作的骨干力量。2、通过学习四中全会文件,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领导工人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不断取得胜利。深刻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增强了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靠近党、团组织的教职员比过去大大增加了,其中有20多人写了入党申请书。3、结合学习四中全会文件,进一步领会了省教育厅第四次中教会会议精神,明确了政治领导业务,业务服务并服从于政治的思想。具体的表现在教学工作上,通过各科教学,正确的贯彻了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教育,特别加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使大多数教职员进一步明确了中等教育的任务和方针。4、通过学习四中全会文件,在对党负责、对革命负责、对学生负责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加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改进了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上注意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了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四中全会文件学习,在认识提高的前提下,不仅注意了学生德育、智育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大力开展了体育工作,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举行了首次运动会,参赛率达80%,并为下半年试行“劳卫制”预备级创造了条件。体育工作呈现了崭新的面貌。当时确定五个试点班开始试行“劳卫制”预备级,及时总结经验,再在全校施行。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们的共产主义体育道德,有效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锦标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从此学校体育工作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1954年11月下旬,在校内举办了一次师生自制教具展览会。其中:数学40件,生物87件,地理33件,理化13件,图画22件,音乐1件,体育7件。今年的助学金对195个家庭困难的工农子女进行了补助。今年基建任务是:新建教室27间,宿舍29间,办公室17间,饭厅11间,伙房20间,厕所23间。
一九五五年1955年全国开展了“肃反”运动。暑假期间,全区中等学校教职员集中在张家口女子师范学校进行。对有各种历史问题的19名教职员作出了结论,使他们丢掉精神负担、积极工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13名教职员曾以“有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的反革命分子”定了案,属混淆了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的错案,“纯洁了教师队伍”。在“肃反”运动中狠狠打击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恶风邪气,从而使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的思想占了上风。经过运动的考验,有段棣茂、刘德、王淑梅三名教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暑假前为祖国培养出了第一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初中1班、2班、3班毕业生133人,师范9班、10班毕业生100人。本年教学基本情况是:招初中六个班,学生300名。现在初中发展到18个班,(初一年级6个班、初二年级4个班、初三年级8个班<含师范3个班>)学生965名。省教育厅拨给一套物理教学仪器,满足了物理教学演示实验。学校抓紧了教师队伍的教育理论和文化的学习。在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学习核心小组,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继续加强唯物主义的学习。在培养新任课教师和业务差的教师工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备课,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在关键性的问题上做到了同科教师集体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另一方面采取了师傅带徒弟包教包会的办法;再就是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的教学经验。一年来的教学工作在教师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认真的学习贯彻了河北省第五次中教会议精神,执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工会的推动和保证,团、队、学生会的密切配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①、教师积极性和责任心有了很大提高,深刻领会,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注意了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目的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并注意到基本知识讲深、讲透,使学生当堂消化、当堂巩固。改进教学方法,克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重点不突出,堂堂五环节、课课背教案,千篇一律的问题。在教学类型上,初步运用了单元复习课,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质量有了显著提高。②学生成绩考核上学习了苏联的五级记分制,废除了百分制。在健康教育方面,认真贯彻和执行了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作业负担的指示,有计划的在提高和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控制了作业量,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是年,课外研究小组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起来,结合教学成立了电工小组、木工小组、化学小组、数学小组、文学小组、地理小组、戏剧小组、图画小组等等,突出的制出了电车、电动机、变压器、自动报时机等十多种成品,这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贯彻了勤俭办学方针。班级教育工作通过校会、班会、纪念日向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当时主要内容有:“第一个国民经济计划”、“互助合作”、“统购统销”、“工农联盟”以及防奸反特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结合了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学生参观官厅水库、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工厂,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了革命人生观。今年有65名同学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有9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250名同学申请听党课,绝大部分同学听团课,都在积极要求进步;有6名同学应征入伍。今年的助学金解决了217名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今年基建任务:新建了三间锅楼房,改善了师生饮用水条件。
一九五六年为了配合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1956年3月诞生了“怀中半月刊”。她的出现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欢迎。1956年4月间,全校师生掀起了绿化校园运动,用两天时间完成了“万株共青团绿墙”的任务,从而为发展生态,绿化、美化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文化建设也出现了新的高潮。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要,学校进一步有了大发展。暑假后增添了高中班,校名改为“河北怀来中学”。全校共18个班:(高一年级4个班,初三年级4个班,初二年级6个班,初一年级4个班),共有学生1013人,教职工76人。这一年党对广大教师的关怀更体现在工资改革、评薪定级方面。在工资改革前,每人平均47.6元,工资改革后,平均51.45元,平均增长了8.06%,从而大大鼓舞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今年工作重点仍然是继续深入地贯彻和执行对知识分子“团改”政策,加强党的领导,依靠教师办好学校。这是党支部工作的重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走群众路线,为正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了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有计划的、系统的、经常地研究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教师的思想、生活、工作等情况。针对发现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的予以研究解决,使广大教师感到了党的温暖,工作中以主人翁的态度认真工作。教师的革命人生观问题初步予以解决。学校在重大工作上,党支部经常征求广大教师意见,和大家商谈,使广大教师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遇到看法不一致时允许大家畅所欲言,尊重少数人意见,欢迎不同的、有独特见解的意见。多次召开了老年、青年、壮年等不同类型座谈会,让大家进一步靠近了党组织,座谈会上也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在这一年,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文化大进军。学校76名教师在自己原有文化基础上,结合业务,实事求是地制定了2-7年的进修计划,就所定目标来看,争取达到初中、高中、专科、大学本科,甚至达到博士学位,这项工作在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上起了很大作用。本年内,在改进教学上继续深入地从实际出发,通过教学贯彻全面发展教育原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了备课,改进了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了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进一步加强了课外研究小组的工作,成立了科学研究类、技术类、文娱类三种类型的11个小组。参加人数371人,占在籍人数的38.6%。不少同学有了作品,如:有的制作了矿石收音机,有的制作了图形计算尺,有的制作了对角线尺……这年,师生还用自己的双手建立了十亩生物园地和小型兔舍、鸡舍等。起到了活的实验室作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劳动锻炼,养成了热爱劳动的观点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今年享受助学金的有269人。有4名同学应征入伍。是年,第二届初中4、5、6、7、8五个班毕业生207人,师范11、12、13三个班毕业生139人。1956年暑假开始后,田馨山校长因工作需要,调到张北师范工作。
专题:变迁:沙中1952-1962校名变迁沙城中学创建于1952年9月27日。当时,怀来县政府根据原察哈尔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决定成立“怀来县初级中学校”,开始了怀来县中等教育的先河。建校初期,因沙城新校舍尚在建设中,学校暂借土木堡的“显忠祠”开学并上课。到了1956年,随著学校的发展和规模扩大,增设了高中班,学校由初级中学转为完全中学,校名随之改为“河北怀来中学”。1958年暑假期间,校名短暂更改为“河北怀来第一中学”。进入1959年,校名经历了两次重要变更:先是于2月16日更名为“河北怀来沙城中学”;随后在同年的10月15日,根据怀来县人委会的通知,为统一全县中等学校命名,校名确定为“怀来沙城中学”,此名称也为后来的“沙城中学”奠定了基础。
···!《沙城中学简史》有一定敏感内容(如1958年被贴吧自动删除),现将1952-1958年内容以word的形式上传到蓝奏云上了,1980后的部分及专题·图片将继续在贴吧发布。沙中简史1952-1980链接:https://wwan.lanzouu.comi8L1p35kccwf 密码:ddau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