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启东:破解肠道菌群核心密码,解决疾病维护机体健康!
2024-10-13 04:46:22 / 我要吐槽AD2
肠道是我们用来吸收食物营养,排出代谢废物的重要器官,同样也是预防病原体入侵,维护机体健康的重要免疫器官。人体70%的免疫力来自肠道,80%以上的毒素靠肠道排出,99%的营养需要肠道吸收。肠道菌群是在人体肠道内生存的微生物,这些细菌在肠道内生存繁殖,与肠道内物质发生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肠道菌群的平衡对维系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人其实是一个“行走的菌群”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充斥着各种微生物。在我们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也都生活着大量微生物。科学家曾估算过,一个“标准人”(20~30岁,身高4250px,体重70kg)身上的细菌数量约为3.9×10^13个,约为其本身细胞总数的1.3倍。维茨曼科学研究所的Ron Milo和Shai Fuchs教授2016年1月在Cell发表的评论采用最新研究数据,对人体细菌和细胞数量重新计算的结果为接近1:1.正因如此,有的微生物学家认为,人其实是一个“行走的菌群”。我们的消化道与外界相通,从胎儿经过产道时起,伴随着婴儿的呼吸和进食,细菌就开始进入我们的消化道,并在里面“定居”,开启人与肠道菌群休戚与共的一生。万病始于肠肠道菌群的平衡或失调,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庞大的菌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肠道菌群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发生菌群失调症。当前的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不但可能引起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等),与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自闭症、帕金森病等)、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妇科炎症及肿瘤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24年10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罗格斯大学的赵立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彭永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晨虹研究员、启东市人民医院的施羽主任医师合作在Cell上发表了文章A core microbiome signature as an indicator of health(一种可作为健康指征的核心菌群特征),首次找到了肠道菌群里面的核心成员。核心菌群“跷跷板“模型:疾病治疗与健康管理的颠覆性突破中国科学院赵国屏院士指出,研究团队总结多年来系统研究人体肠道菌群的知识基础,在科学假说、研究思路和分析技术三方面实现了突破,通过核心菌群成员关系稳定性的鉴定,明确了它们对健康的贡献;并通过两个相互竞争的“功能群”模型展现这两组微生物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李景南教授认为,随着基于核心菌群“跷跷板“模型的检测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开发出可精准调节肠道菌群的临床工具,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相关疾病。这一进展不仅为理解菌群与健康的关系提供了全新框架,还展示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转化医学潜能,有望为精准医学和健康管理带来颠覆性变革,这是该研究的核心价值所在。赵立平教授表示,发现肠道核心菌群的跷跷板特征,尤其是“大树菌”对健康的重要性,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营养开辟了新的途径。“接下来,我们要以大树菌为靶点,开发一系列可以在临床上实际运用的检测和治疗方案,并在不同疾病中证明其效果,真正为患者带来福音“。- 上一篇: 崇明岛越来越大了,面积越来越多
- 下一篇:今日简讯10.11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