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吴忠:论慕容冲一直被贬低的战绩和作战能力
2024-10-10 04:06:33 / 我要吐槽总结整个长安战况,可以看出:1、慕容冲的士兵显然不如苻坚的正规军素质精锐、作战奋勇,苻坚自己都说:吾精兵若兽, 利器如霜,而衄于乌合疲钝之贼,岂非天也!2、慕容冲对苻坚的胜利打击每一次都十分精准,一次差点俘虏苻坚,一次偷袭都攻进长安城了,一次攻城把苻坚射成重伤,“飞矢满体,流血淋漓。”可以说创伤了苻坚的心气,导致他最后离城;一次争夺麦子,“左将军苟池、右将军俱石子率骑五千,与冲争麦,战于骊山,为冲所败”,左右将军一起完蛋,而且割麦子赢了,对于缺粮的双方影响如何,可以想象。史书每次写慕容冲胜利,影响都这么大。我实在怀疑,史书略过了慕容冲其他不影响大局的胜利,能记载下来的都是左右局势的胜利,实在遮掩不了了。比如“苻晖屡为冲所败,”好几次败仗史书只写了一次,要不是苻晖自杀了,估计就彻底不说了。相反,苻坚这边胜利,看起来动不动斩敌上万,其实破的都是随地可以召集鲜卑百姓补充的人马,比如“太子宏与战于成贰壁,大破之,斩首三万。”甚至都没记载在晋书里,显然房玄龄认为不重要,===3、慕容冲个人指挥和组织弥合能力,弥补了军队精锐的严重不足,而他的奇兵谋划,往往因为自己军队战力不足,而最后功亏一篑。这种情况出现好几次,那一次差点俘虏苻坚,最后被苻坚手下兵将拼命杀出去了;之后立即派高盖突袭长安,可谓十分狡猾,都攻进城了,然后被前秦军队拼命赶了出去;还有5月的攻城,慕容冲亲自上了,“率众登城”这句最早出自《十六国春秋别传》。都射得苻坚满身是血,还是退下去了,显然苻坚这边军将一心拼命状态下,能施展十二分,慕容冲这边乌合疲钝之贼最多只有七八分的力量,能把手中七八分力量运用到抵挡住对方,全是慕容冲个人的能力,4、苻坚太小看慕容冲在敌军的凝聚力和指挥能量,导致后来被逼入绝境。他应该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斩首作战,召集所有人马吃饱了,来一次大决战,以杀掉慕容冲为战略目的;而不是逐步派高官将领去一个个给慕容冲添油,用车轮战,最后反而是断粮越来越厉害,窦冲之流也没见敢于主动出战。慕容冲手上完全听他的精兵有限,估计他手上还是最先起家的八千精骑,最多扩不到四五万,和前秦可以各个将领轮着上不一样,他不亲自指挥就是个输,所以慕容冲进长安之后一直没动,估计连续这几个月作战也累垮了,但是他总归先把苻坚拼倒了,自己才颓了。
好贴,收藏了
两千五百这个数,类似李世民的三千玄甲军,一般部队至少也要五千,这个数字是特定的,因为军队精锐就这么些人,想要再多也没了,所以可以看出来,杨定率领的是苻坚这边底牌精华,扔出去打,以后就没有底牌了,所以苻坚当杨定被俘之后,只能决定离开拉外援去,再也没办法打了,
还有一个女子班队的事,这个总被拿来抹黑说他“虐待妇女”、甚至“故意让女人送死当炮灰”(?)《晋书》:【冲乃令妇人乘牛马为众,揭竿为旗,扬土为尘,督厉其众,晨攻晖营于郑西。晖出距战,冲扬尘鼓噪,晖师败绩。】《十六国春秋》:【冲乃令妇人各将一囊盛尘,皆令骑牛,服文彩衣,执持长槊于阵后,督厉其众,晨攻晖营于郑西,晖出拒战,兵刃交接,昌言:“班队何在?”于是奔竞而进,皆毁囊扬尘,埃雾连天,莫测多少,晖师大败。】《太平御览》:【冲乃令妇人各将一囊盛尘,皆令骑牛,服文采衣,执持长槊於陈后。冲晨攻晖,兵刃交接,昌言班队何在,於是奔竞而进,皆毁囊扬尘,埃雾连天,莫测多少,晖众大溃。】首先,现代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草原地区的本地人,想要骑马都得花钱找教练去学、去马术俱乐部才能行吧?骑牛、骑马可不是是随随便便就能一步上去的。而且那时候是在战场,这种需要极高的临时反应能力、观察力、警惕性、随机应变能力的工作,如果前期不熟悉骑牛骑马的各种操作、没有经验、心理素质不够高的,随随便便硬拉个人就直接上,那人要是一没有技术经验、二从心底里抵触不满消极怠工,难道不是添乱帮倒忙吗?到时候整个队伍直接乱了阵脚、散了队形在战场肯定是相当麻烦+危险。所以那些女子应该是正经的鲜卑女骑兵、女将,为解救族人、复国而战。而且谁也不能、也不敢拿战事开玩笑当儿戏,那些妇女最起码最起码也得是夏金桂这种身体素质和体格吧,如果让什么鸳鸯、袭人、平儿之类的上去,只会给全军添麻烦、给战事拖后腿啊。(ps.没有任何贬低鸳鸯袭人平儿她们的意思,而是说以她们的体力不适合上战场,也没有主帅敢这么安排)………………而且这个记载只出现一次,就是前期打苻晖的时候,应该是兵力不足、要想办法尽可能降低损失的无奈之举,而且“烟雾战”,主打的就是一个混淆视线、让对方“知己而不知彼”,破坏对方心理防线。此时此刻让苻晖的手下看不清这边究竟多少人,从而开始心里恐惧,当初秦军淝水之战时,八公山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和这个场景多么相似啊。而且怀疑是不是专门针对苻晖的性格弱点设计的,比如狂妄自大、歧视女性、神经大条等等,苻晖之后和慕容冲打仗屡战屡败,估计也有这次直接击溃心理防线、受刺激,一看到慕容冲就胆战心惊的缘故。然后可能就是慕容冲当初在长安皇宫里时就已经非常知道苻晖是个什么德行,所以觉得对付他最好直接用心理战,根本不用太过消耗己方人力物力成本,一旦第一次打败他、击溃他心理防线,他就会直接吓出心里阴影,后面再也不用怕他了,而是他一见到你就自动开始怕你。
《晋书》:【光寿三年(359年)春二月,儁立小学于显贤里以教胄子,三月,封子泓为济北王,冲为中山王】【坚之灭燕(370年)……冲年十二】《资治通鉴》:【公元三五九年,春,二月,燕主俊立子泓为济北王,冲为中山王。】所以慕容冲生于光寿三年,即公元359年,要么一月要么二月,出生在冬天,国破家亡在冬天,死也在冬天也不知道最后被杀之时过没过生日
慕容冲擅长打心理战,心思细腻,可能和他侍奉苻坚需要察言观色有关系;喊话“杨定健兒应属我”,窦冲这样原先还打败过他的,被他无视了,苻坚果然轻率的把杨定扔出来对甩王炸;和苻晖那一战,黎明发起攻击,妇女扬尘混淆视线、显然对他性格了解很清楚,苻晖此后连战连败,估摸是心理受了刺激,冲确实继承了几分慕容垂的军事天赋,白渠包围苻坚几乎俘虏,如果是像房玄龄想的,从仇班渠开始就诱敌深入,那简直跟垂叔对东晋刘牢之诱敌深入一模一样,两个慕容家的几乎相同时间一起采用这种战术,真的很有意思,
“而冲营放火者为风焰所烧,其能免者十有一二。”这句话暴漏出很多问题,这和赤壁之战,需要我这边着火的船只冲过去撞击敌人船只不一样,风向变了,就难以一下子彻底火焰波及对面。你是混进敌营里纵火,在敌营中间起火好不好,风往哪边吹,都是一样能烧军营和粮草,你的人放完火立即跑开混在军营里,怎么可能你损伤了,兵营敌人没有损伤,要是敌人损伤惨重,史书应该是记载敌人严重伤亡的胜利了,除非他们根本没混到军营里面,离老远就放火,指望烧对面的军营;要么是,他们意图提前被慕容冲发觉,放火烧的是空营,遭了包围,所以风焰下才死剩十分之一二。所以从慕容冲这边应该是一次成功的将计就计。史书拿天意去胡扯。
争麦这一点,是奠定最后的胜局。慕容冲这边有粮食就能熬过去,苻坚这边长安是彻底熬不过去了,。一二月份和苻坚的激烈对攻结束后,慕容冲战略思维非常清晰,抢占骊山这一要点,估计这一带是最近的粮区,先是“西燕主冲攻秦高阳愍公方于骊山,杀之,执秦尚书韦钟”,然后“秦左将军苟池、右将军俱石子与西燕主冲战于骊山,兵败。”西安夏麦5月下旬就收割了,双方都缺粮缺的厉害,慕容冲是围困长安到了后期才“纵兵暴掠,关中士民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因为不是想残暴,而是随着自己缺粮不得不加大对民间掠夺。要抢粮食,自然加大对各处堡壁的攻击。5月底麦子一收,行了,鲜卑这边又能支持几个月。苻坚争麦这时候为啥不派杨定的精兵啊!你马后炮俘虏一万多坑杀有什么用?
“心理战”应该是慕容家祖传战术之一。………………当年慕容恪打冉闵的时候,先是燕军这边十战十败,【乃与恪遇,十战皆败之】,搞得前燕一度军心动摇,然后慕容恪亲自上阵鼓舞士气,【慕容恪巡陈,谓将士曰:“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其士卒饥疲,甲兵虽精,其实难用,不足破也。】然而连着十胜后,冉闵这边的骑兵在这多年的征战+这次的对战之后已经快打光了,于是冉闵打算将自己的部队开始往林木茂盛之地,因为在林中前燕的骑兵使不上劲。【闵以所将多步卒,而燕皆骑兵,引兵将趣林中。】慕容恪这边当然也看出来了,参军高开说:“如果冉闵进入密林之中,咱们就再也无法控制他了!应火速派轻骑兵去拦截他,等到交战以后假装逃跑,把他引过来后咱们跟他决战。”【恪参军高开曰:吾骑兵利平地,若闵得入林,不可复制。宜亟遣轻骑邀之,既合而陽走,诱致平地,然后可击也。恪从之。】之后慕容恪选了五千名鲜卑精锐,用铁链把马匹联结起来形成了铁骑方阵。【恪乃以铁锁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与此同时派出了轻骑兵勾 引冉闵回到了平原,慕容恪军分三部,【魏兵还就平地,恪分军为三部,谓诸将曰:闵勇而无谋,一夫之敌耳。虽有甲兵,不足击也。吾今分军为三都,掎角以待之。闵性轻锐,又以吾军势非敌,必出万死冲吾中军。吾今贯甲厚阵以俟其至,诸军但励卒从傍须其战,合夹而击之,必克。】===========ps,从这里其实就能看出点“端倪”了,五千连环马的大量铁索不是小数,肯定是事先准备的,绝对不是十战十败后才临时想出来的,因为根本没地方凑出那么多的铁索和专门的连锁工具,所以之前的那十战十败大概率也是故意为之,目的是为了骄冉闵的兵,让他最后掉入圈套。还有一点,通常战争中一两次战败后军心就崩了,军心甚至可能会散到看见敌人就害怕有心理阴影程度,连续十败后还能拢住部队,让大家齐心协力全军出击,慕容恪的战略头脑和带兵水平都是顶级那一挂的。而且“铁索连环马”一般大众印象里属于顶级冲锋型战队,但实际上,在这里它是为了结成铜墙铁壁来顶住冉闵的突击。一般来讲,正面迎敌冲锋的都是步兵,因为可以有盾牌这种有助于防守的武器来迎接对方的冲阵。但慕容恪根本不敢用,因为担心被冉闵一冲就散。以骑兵结阵来迎接冉闵的冲阵,而且选的是全军最精锐、胆子最大的五千人,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人跑。步兵结阵很容易让冉闵一冲就跑了散了,把五千匹马分层次的拿铁索连起来,除非拿AK过来,否则肉体凡胎再冲也冲不动。正所谓“以正合,出奇(jī)胜”,这五千铁锁骑兵在慕容恪的打算里就是这场战役的“正兵”,最大的目的就是陷住冉闵换取时间,【吾今贯甲厚阵以俟其至】,拿常规的“肉 盾”让敌人把“牌”打出来,然后打出自己的预备队【诸军但励卒从傍须其战,合夹而击之】直接收 割 战果。==========后面果然,冉闵被燕兵从树林中引出来了,再次带队冲杀而来,斩首三百余后望见燕军大幢(司 令 部),不出所料,冉闵直接冲了过来。【闵所乘骏马曰朱龙,日行千里。闵左操两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首三百余级。望见大幢,知其为中军,直冲之。】等到冉闵冲到近前才发现上当了,马都连着呢,根本冲不出那种“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感觉……然而想跑已经来不及了,就在同时,燕军的其他两部从两翼夹击,彻底冲垮了冉闵大军。【燕两军从旁夹击,大破之】慕容恪打冉闵这次,和当年韩信打项羽的时候一样,都是自己中军当诱饵,先拿肉 盾把人引出来,随后再两翼齐飞的夹击。只不过冉闵比项羽还是有些差距,最后突围没成功直接被燕军抓住了。……………………整体看下来,不管是慕容恪这个主帅,还是燕军这边整体的将士,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所以像这种“心理战”,根据己方和敌方特点来设置战术的方法,应该是慕容家的“祖传绝学”,估计皇族学校里都有专门的课程,男孩上学的时候从小就教。
慕容泓当初打苻睿的那一场,,,一开始慕容泓看到苻睿带着大军来了,本来是想直接跑的,结果苻睿不听姚苌的劝,非得堵人家,然后慕容泓想着“反正你也说什么不能让我走了,那我岂能束手就擒?”,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和苻睿正面交战了,结果不仅胜利了,还弄死了苻睿……在敌我军队素质实力相差还是很大的情况下,想来慕容泓应该也是用了一些“战术”的,只不过史书终究没记这场仗究竟具体是怎么打的
苻坚的那些儿子们,越看到后面越会有种,“就这?就这?”的感觉……当年第一轮攻晋之时,【(坚)遣其子征南睿及冠军慕容垂、左卫毛当率步骑五万救襄阳,扬武张崇救武当,后将军张蚝、步兵校尉姚苌救涪城。睿次新野,垂次邓城。王师败张崇于武当,掠二千余户而归。睿遣垂及骁骑石越为前锋,次于沔水。垂、越夜命三军人持十炬火,系炬于树枝,光照十数里中。冲惧, 退还上明。张蚝出斜谷,杨亮亦引兵退归。】看这样子,苻睿明显是这帮人中地位最高、话语权最大的总指挥,也不知道慕容垂当年看着这小子来回“指挥”(使唤)自己的时候,会不会想到仅仅不到两年之后,这位不可一世、抬眼看人的“巨鹿公殿下”,会一场仗直接折在那个济北王小侄子手里呢
- 上一篇: 吸流量,博眼球,拼凑信息发谣言,抓!
- 下一篇:吴忠烟囱维修加固单位~《欢迎光临》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