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莱州 / 正文

莱州:说说起名那些事

2024-10-07 17:32:11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说说起名那些事原创太空道哲里有之2024年10月06日 06:22山东人为什么要有名字?小时候,爹娘在农村老家养了一条听话懂事、聪明伶俐的大狗。我大学毕业分配在附近乡镇工作,几乎每次骑自行车回家看望父母,我家的大狗都要跑到离村庄大约1公里的公路上来迎接我。我至今感到疑惑,我家大狗怎么知道我每次回家的具体时间,难道他能听到我回家的车轮声?抑或是能在家门口遥望到我骑车的身影?时至今日百思不得真解。这条大狗后来被村里的几个小混混偷偷诱杀食之,至死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三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想起来我仍然记忆犹新,潸然泪涌。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狗人士越来越多,每家每户都给自己的爱犬起上一个浪漫无比、雅俗共赏的名字,狗俨然已经成为养狗家庭的正式一员。人类之初与狗一样是没有名字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与日俱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开始频繁,人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每个人身上就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符号,人名的区分功能开始发挥作用。起名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人区分开来,否则我们找人不知道找谁。人如果没有名字相互打招呼时,就会喊"哎....",大家都回头茫然,不知道你叫的是谁,那就乱了阵营,所以人要有名子,世上万事万物都要有名子,这样才能对号入座,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认识事物,感悟世界。两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里有句话:“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古人的姓、氏、名、字、号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样介绍老子:“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后人这样介绍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原名王云,改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古代人的名字大都是这个样子,姓名字号等“零部件”一大堆。姓名包括姓和名,名字包括名和字。名和字各有其用,总的原则是:自称己名是谦称,称人之字是尊称。《说文解字》中说:姓,人所生也,从女、生。“姓”字源于“生”字,姓就是生。姓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早期的姓是从母的,“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同姓的人有共同的女性祖先。据考证上古八大姓姬、姒、姚、姜、嬴、妘、姞、妫都带“女”字旁,这是母系氏族的时代烙印。氏是姓的分支,是父系社会用来区分同姓人地位和身份的。战国以前姓与氏的使用区分很严谨,秦汉以后姓与氏渐渐融合,统称姓氏。现在的姓大多数是氏演化而来的。我国文献中记载的姓氏有5660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0个,三字姓146个,还有一些多字姓和少数民族的姓氏没有记载。“名”起源于氏族社会,《说文解字》: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晚上看不见,相遇要自报家门,说说自己姓甚名谁,这就是“名”的起源,源自区别你、我、他的现实需要。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起名。在我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能起名的习俗,起名的权利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承担。我国古代,男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取字以示成人;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笄”之礼,取字广而告之可以嫁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相互联系。古人一般用义相近、义相反、义相关等原则依据名子取字。义相近的如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明与亮义相近。义相反的如朱熹字元晦,熹是明亮,晦是阴暗;唐代文豪韩愈字退之,愈是超过胜过的意思,退之则是谦虚退让之义。义相关的如赵云字子龙,云生龙;三国名人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与称呼相关的符号还有“号”,是名和字之外又一个称呼,多用来表达个人的情怀,风流雅士多自用,故称自号。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还有一种号称谥(shì)号,是有丰功伟绩的人过世后,后人为纪念他而起的号,如曾国藩的谥号为“文正”。还有一种皇帝使用的年号,比如明“洪武”、清“雍正”,后人多用年号来指代皇帝本人。有的古人取号是根据祖籍或居住地,如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世称东莱先生(祖籍山东莱州);李白小时候生活在四川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是因为他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