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吉林市 / 正文

吉林市:吉林市地区的早期城市演变

2024-10-06 08:29:53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吉林市地区的早期人类活动今日的北国江城吉林市作为东北重镇,是由明清船厂发展而来,这样算来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那么在明代之前吉林市是什么状况呢?事实上在桦甸寿山仙人洞已发现了十六万年前远古人类的活动遗迹,表明在那个时期之前,吉林地区的早期先民就在开垦松花江中上游流域这片肥沃土地。大约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初期至秦汉时期,古秽人的一支在吉林市地区创造了青铜文明的西团山文化,那时吉林市地区松花江两岸已经有了大规模人类聚落。在吉林市地区有记载的修建城池和建立地方政权,要从距今约2200年前的古扶余国开始,直到明清船厂开启现代城市的雏形,这期间大致经过了四个早期城池建设阶段。西团山人的居住状况第一阶段,古扶余国的都城公元前200年左右,位于松嫩平原的一支秽貊族古老部落来到吉林地区松花江流域,与当地西团山人相交融,接受了中原铁器文化的影响,进入早期奴隶制社会,建立了扶余王国。据《三国志》记载,古扶余王国的都城称秽城,据考证就是今日吉林市东团山的南城子。最早的秽城是部落用以保护联盟酋长或军事首脑免受侵犯的防御设施,后来成为扶余王国的前期王城,相当于王室成员居住的宫城。东团山南城子是吉林市城池建设的第一阶段,从南城子到沿江下游约三公里的龙潭山麓之间为松花江冲积而成的台地,这块台地就是外围郭城,宫城和郭城一起构成了扶余国的前期都城。东团山南城子仿真图古秽城外围郭城遗址第二阶段,龙潭山山城高句丽政权是公元前37年由扶余国的一个分支发展而来,建国于现在的辽宁省桓仁县,668年灭国,延续了705年的国祚。约410年,高句丽向北开疆拓土,拓展到吉林市一带,并驱逐了这里的扶余势力。高句丽在龙潭山上原扶余国军事设施的基础上加固扩建了龙潭山山城,这是吉林市城池建设的第二阶段。龙潭山山城仿真图龙潭山山城遗址第三阶段,渤海王国的州府唐朝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满族先世靺鞨部的一个分支粟末部的首领大祚荣,率部在今吉林省敦化市附近建国,初称“震国”,受唐册封称“渤海”,成为唐朝管辖的地方政权。渤海国从698年大祚荣建国到926年被辽政权所灭,共延续国祚229年,大体与唐朝相始终。现在的吉林市地区为渤海王国长岭府和涑州的辖地,是渤海国的三个独奏州之一,相当于中央政府直属州。学者推测涑州治所就是沿用了东团山麓的南城子,这是吉林市城池建设的第三阶段。吉林市东团山麓南城子遗址第四阶段,辽金故地和蒙元属地926年,北方的契丹族灭渤海国后统一了东北,947年改国号为辽。吉林市一带为辽之东京道(今辽宁省辽阳市)所辖。1115年靺鞨族的后裔女真人建立了金国,1125年金灭辽后,吉林市初属金之咸平路(今辽宁省开原附近),后改为上京路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附近)管辖。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崛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建立了元政权并统一全国。1287年,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设立辽宁省辽阳等地为尚书省,后改为辽阳行省,吉林市地区为辽阳行省开原路辖地。至今在吉林地区发现辽金古城遗址30余处,其中吉林市城区内主要有沿用的南城子古城和辽金时期所建的江北土城子古城两处遗址。这时期是吉林市城池建设的第四阶段。吉林市土城子古城遗址吉林市地区的早期城池演变,记录了这个古老地域的历史延续与更迭,还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劳动创造与战争征伐。明清的船厂使吉林市这片土地真正成为了东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物资集散中心、造船业制造基地和军事战略支撑点,奠定了向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

转载头条吉林城市古今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