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南京 / 正文

南京:粟裕占南京,灭国之战头功

2024-09-30 20:06:55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古代灭国之战,以占领敌京城为头功。如,隋灭南陈,韩擒虎,贺若弼,争攻建康,以抢头功。49年4月,粟裕指挥七十余万华野雄师准备渡江,这比一年前拟派他带十万人渡江,胜率大增。这也证明一年前粟裕暂不渡江的战略谏言,很正确。中野也想染指南京,奈何实力不允许,南京附近云集了国军主力,这是继徐蚌会战后,双方又-次主力对撞。重活还得是华野干,中野继继配合掩护华野侧翼,阻止华中白崇禧可能派出的援军威胁。

某乎一群粟黑传承“官大本事大,官大作用大,官大贡献大”的反动封建腐朽思想,来否定、抹杀粟裕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野无论是实力还是指挥官战略水.都只能是配合华野作战.中原战局的发展基本上都是按粟将军的战略设想发展的.

南京本来是内定给二野陈赓兵团占领的,三野打上海,四野打武汉。不过国军根本没抵抗,撤的太快。粟裕只能让离得最近的35军进城维持秩序。

南京后面的郎广战,刘陈deng这些反应迟钝,差点放跑了敌军

总前卫非要在渡江秀操作,先是趁粟未归,想把华野野司变成总前卫的直接下属,粟一回到,二话没说,直接带走了野司。非要把华野以东、中集团割裂,好在粟回到马上发布早就制订的三野京沪杭作战命令,否则三野的作战命令,可能要在总前卫的实施纲要下,东集团一份命令,中集团一份命令。粟的作战意图是通过渡江促使国军守军弃城出逃,进而围歼之。但凡总前卫真正理解三野的意图,就不会让后续梯队摆得那么后,更不会阻挠郎广围歼。

国军把防守沪杭的主力。拉到南京一带加強长江防线。就象足球后卫有时也上前锋线助攻一样,一旦对手反击,后卫拼命往回跑,防守禁区。

当时,君威、总前委、二野、三野的文本均称“京沪杭战役”,而不称“渡江战役”,渡江只是途径,此战役的目的其实非常明确,就是一举武力铲除蒋家王朝,蒋家王朝的根基在江浙地区,京沪杭是重点。

上楼,吧友指出错误,更正:当时,君威、总前委、三野的文本均称“京沪杭战役”,而不称“渡江战役”;二野刘伯承称“渡江战役”。渡江只是途径,此战役的目的其实非常明确,就是乘破竹之势一举武力铲除蒋家王朝,蒋家王朝的根基在江浙地区,京沪杭是重点。

把敌人主力消灭在江北,渡江作战就简单很多了。粟将军抓住了关键问题,淮海战役一举解决南线国军主力,渡江战役难度大大降低了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