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白山 / 正文

白山:金包衣 转自知乎的回答

2024-09-30 11:40:25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有吧友因金庸小说的议论,发展对金庸的评价。金庸在香港的媒体人眼中也是好坏不一,比如前几天还有头条看到某媒体人骂金做老板是极吝啬,特别是对未成年女子下手,将汉奸写成英雄,人没底线云云,武侠小说在就是一群人无理头YY罢了。但这些不在讨论范围。但我要说的是时代在进步,张学良以前是抗日英雄,现是垃圾一个。讨论就要说事实,讲道理,我不会写,就在网上搜篇以作回答。作者:懒回顾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781049/answer/3411573851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我对金庸的好感度,是随着我对他的作品了解越深而越低的。而起到决定性作用,让我对老金的人品再不做指望的,就是《鹿鼎记》。如果你回顾金庸的创作历程,会发现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任务:构筑少数民族统治的法理正确性。第一部书剑属于试水作品,模仿当时的主流作品,但最后结尾还是搞了个造反不彻底的结局,让陈家洛和乾隆妥协。第二本《碧血剑》就直接开始“满清皇帝希望天下百姓人人有饭吃”。因为过于明显,碧血剑直接触怒了当时民族主义高涨的文坛,被一顿批评。而在被喷爆之后,金庸藏起了自己的小心思,开始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汉民族主义者,写出了主角在异族长大但是不忘本的《射雕》。然而你仔细盘,会发现在描写时,金庸其实一直在暗搓搓的歌颂外族的道德水平,把铁木真视为射雕英雄,把南朝当成腐朽不堪的垃圾看待。后续的神雕、倚天、白马,都有非常一致的描写:外族就是淳朴的好汉子,汉人就是奸诈的坏人,汉人朝廷更是绝对的废物。甚至在反元为主题的倚天里,都弄出了明太祖是小人这样奇怪的段子。可以说,金庸一直是一个坚定的明黑。但是,黑明并不是金庸的终极目的,洗白清朝才是。他要用各种汉人朝廷的不堪,来论证清朝入关是因为汉人朝廷自己不争气。包括后来的《天龙八部》,他也利用萧峰在白山黑水的一轮游,暗搓搓的洗白了满清的祖宗,完颜阿骨打,将其塑造成一个讲义气的好汉子。这一切都是为了为满清入关增加法理正确性,让大家觉得满清皇帝是因为得民心才得天下。但,其实洗白清朝也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真正的目的,是洗白自己的老祖宗,把自己查包衣身份的来源模糊掉。金庸的祖宗是清朝的查伊璜,查伊璜本来只是一个普通举人,一辈子都不应该有什么大出息。但这个查伊璜,却突然发家,被满清抬旗,变成了包衣旗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举报有功。举报谁?举报心怀故国的文人。清初,湖州有一个富户,姓庄,因为双目失明,决心做点大事,编一部国史出来。于是他重金招来大量文人,一起续写了明代首辅朱国祯编纂的半本明史。但是因为这帮文人心怀故国,这本书里的用词都站在朱明立场,用了明朝年号,称三顺王为叛将。查伊璜敏锐的发现这些用词大逆不道,于是第一时间举报了这本书,掀起了清初最大规模的文字狱明史案。在大量相关史料中,他都是明史案的首告,吴之荣把事情往上捅还在他后面。这场文字狱牵连极大,庄廷鑨被凌迟处死,庄家被灭门,江南文人死的死逃的逃闭嘴的闭嘴,而查伊璜就靠着这帮同僚的血成为了包衣老爷,和吴之荣瓜分了庄家的财产。关于查伊璜的动机有很多说法,有说是被庄廷鑨蹭热度挂名在书上,知道不好所以率先动手划清界限。有说他也在写明史,遇到竞争对手,写的还不咋地,决定先下手为强干掉竞对。当然也有说他就是图功名富贵的。不管如何,查伊璜都是这个事情的第二受益者。这个事情是查家最大的污点,严重妨碍了金庸当国学大师。所以在经过漫长的铺垫,已经有大量粉丝基础,不怕被指出来之后,金庸直接在《鹿鼎记》里篡改历史。他在《鹿鼎记》里详细的讲了一段被修改过的明史案始末,不着痕迹的把自己家老祖宗给摘了出去。他把所有黑锅都扣给了吴志荣,把查伊璜和顾炎武等抗清义士并列,称他是被卷入的受害者,甚至专门分了一段文字讲他是无辜的,他并不是首告,还在被满清鹰犬追杀。然后为了做事做全套,他还顺便把和查家关系匪浅的铁杆汉奸吴六奇写成了“雪中神丐”,一个义薄云天的天地会卧底。还说,明史案里有两个人之所以能活,是查伊璜去找吴六奇求情,吴六奇疏通关系才保下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段历史的话,看查伊璜和吴六奇互相吹捧忠义的剧情一定会觉得两个人都是好汉子。而事实上,这俩人一个是投降后带兵屠杀同胞的叛将,一个是靠举报上位的小人。为了洗白祖宗,金庸可以枉顾历史事实,借用自己的传播优势,靠小说岁月史书,歪曲历史。他前面希望合理化满清入关的意义,这样他祖宗投清就不是汉奸而是识大体了。后面他想通了,发现不需要满清是好人,只要自己查家是好人就可以了,于是来了一手岁月史书。这一套连招下来,我确实很难再对金庸的人品有好评有人说查伊璜举报这事儿只见野史没有信用。行,那吴六奇是正史写的清清楚楚的铁杆汉奸:尚可喜南征他投降当向导带路,带头打下潮州立功,反清复明他冲过去镇压,上书朝廷禁海来针对郑明。这么一个和反清没有一点关系的人,被写成反清义士,会是什么原因呢?哦,一定不是因为吴六奇和查伊璜的关系好到全世界都知道,实在摘不掉吧?

金的小说,能大火,是因为当时刚打开国门,国人普通对外是将单全接收,其小说放在今天,充其量也就是普通网文水平,架构不错,但小说充满BUG的设定,只能说呵呵。

《伐清》里面写了这一段故事,包括明史案和五六七屠杀沿海汉人的情况,看着小说挺解气,但历史是血淋淋的

这里不说金包衣对汉人角色的无限篡改下踩,对元,金,清的无限吹捧,另一个很恶心的点是,书中的汉人主角设定,如韦小宝,实则影射自己,是个运气爆棚的,有点小聪明的包衣渣男,郭靖、张无忌、袁承志、都是看似强大,实则无用的主角,郭靖除了蠢,就是愚蠢,张是心软,没主见的小鲜肉,袁就是袁跑跑,每个汉人主角都没改变历史,主角都是前面捧上去,后面就踩下来,最后给一口翔,看似主角,实则是烘托异族的背景墙。金包衣的小说放在今天连爽文都不是。

【金庸是否真的在《鹿鼎记》中为自己的先人查继佐洗白 - 知乎】网页链接 我看了你的引用,水平真的太低,都不敢把史料证据亮出来。我觉得网上东西很多,知乎里也可以各取所需。但是一篇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文章连引用和来源都没有的,那最多属于作者的个人感觉,远达不到去相信什么或者不相信什么。就查继佐他们几个首告这事,你需要知道他们为什么告,向谁告了,后果是什么,然后就大概明白为什么吴之荣是罪魁祸首而不是他们几个。最后,关于查继佐的生平和作品是可以查到的。所谓相信事实和道理不那么容易,知乎上都是事实和道理吗?我还是那句话,很多问题需要自己找答案自己下功夫,而不是随便一听一说。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