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宜城:祝融八部之庸罗
2024-09-24 10:39:55 / 我要吐槽AD2
庸国是祝融后裔庸国的确与祝融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祝融,作为古部落名,是炎黄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地位于今河南新密市曲梁乡古城寨一带。祝融部落的活动范围广泛,包括新密市东南部和新郑西部。祝融部落的成员本名重黎,担任帝喾的火正,因其功绩而被帝喾命名为祝融。其后,部落以祝融为名。庸国,作为祝融之后,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与祝融部落有着深厚的联系。此外,庸国的核心地区在现代地理位置上与祝融部落的活动范围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庸国与祝融部落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庸国确实是祝融后裔的一部分。罗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具体来说,罗姓主要源自妘姓,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颛顼帝的孙子祝融(名黎)是火官,掌管民事,被后人尊为火神。祝融的后裔分为八个姓,包括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称为“祝融八姓”。到了周朝时期,祝融的妘姓后代被封在宜城(今湖北宜城),称为罗国。罗国被楚国灭后,其遗民南迁,在枝江(今湖北枝江一带)定居,开始以罗为姓。因此,罗国确实是祝融后裔的一部分,其起源和历史与祝融及其后裔密切相关公元前611年,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庸君被杀,三个王子两死一逃,遂为三国所灭,楚、秦、巴三国瓜分了庸国的土地,废其国名,都城内外千里沦为楚之县邑上庸,受辖于汉中郡,楚王实现了“不飞则矣,一飞冲天;不鸣则矣,一鸣惊人”的壮志。如庸楚之战,楚如果不联合巴、秦,单靠某一个诸侯国想灭掉庸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庸国灭亡后,在四面强敌、遍地狼烟的虎视下,庸人就开始了悲壮地迁徙,他们的迁徙路线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沿着武陵山脉过峡江,进入到清江、酉水、澧水流域,而这些区域正是原大庸国的故土,亦就是现今张家界市及周边地区。庸人还有先进的铸造文化。庸国被灭以后,庸人中有一支远走东南瓯越(福建)山地,成了后来的百越中的越人一支,这个外来民族以善于冶炼青铜器著称,最初称为“钺人”,钺与镛意义相通,都是指善于冶炼青铜的意思,钺是一种青铜兵器,这也显示以武立国、精于冶炼的巴镛人的一种特性。在古代,钺越二字相通,钺(镛)人后来才被叫成越人。这支越人就是庸人的后裔,武夷山区一带存在大量秦汉以来的悬棺崖葬,与庸人的风俗完全相同
- 上一篇: 求助各位大神
- 下一篇:#诚心卡五星的,滴绿泡泡名#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