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义马 / 正文

义马:最新突发!三门峡上石河虢国国君家族墓地实证姬周王族Y染为N!

2024-09-14 12:52:42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在2023年黄河考古论坛上,河南大学武喜艳教授作了《河南三门峡地区虢国人群基因组研究》的报告,公布了周文王弟弟虢叔后人建立的虢国,其国人墓葬父系以N和Q为主,常染色体上与现代汉族具有延续继承关系。”“本次公布的数据,主要来自两个遗址,位置均来自三门峡市,一个是西周时期位于三门峡市李家窑的上阳城遗址(SYC人群),另一个为春秋时期的三门峡下辖的义马市的上石河遗址(SSH人群)。根据《三门峡市李家窑遗址发掘简报》的描述,李家窑的上阳城遗址,上阳城曾经是焦国的首都,后焦国被虢国所灭,上阳城成为虢国的首都,“虢国都城上阳城遗址位于虢国墓地东南2 公里处的李家窑村,文化层厚约3 米。”是一处距离虢国国人墓2公里的一处墓地,曾经发掘出的M44中型墓,这个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非常有文字价值的“追夷簋”,共计52个铭文。铭文如下:“唯正月初吉丁亥,追尸(夷)不敢(昧)先人之,对扬氒(厥) 且(祖)之遗宝,用乍(作)朕皇且(祖) 中(仲)尊簋。追尸(夷)用祈易(赐)眉寿永命,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其中金文“追”字通“焦”字,追夷就是焦夷,一般认为这里M44墓是姜姓焦族的墓葬。”“上石河墓地,是位于义马市的一处春秋时期墓地,根据《河南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M43、M48、M66发掘简报》,这一处墓葬是典型的虢国国人(周族人)风格的墓地,出土了众多车马、青铜器等重要文物,目前已初步探明,墓地现存范围东西长约200 米,南北宽约150米,总面积3 万余平方米,墓葬分布较为密集。根据通鼎金文显示,上石河M93号墓墓主为“虢季氏子”,其大中型墓葬均与上村岭虢国西周国人墓地风格一致,应该是晋国“假虞灭虢”后,虢国公族及部分国人逃走,东周天子无力谴责晋国,但给了一块土地安置这些逃离的国人(周族人),后来这些虢国国人就安葬在义马市区南部的上石河村。”“研究发现两个遗址有着明显不同的父系遗传特征,李家窑遗址的父系单倍型以O 为主,而上石河墓地人群则以 N 和 Q 为主。这个结果显示,李家窑遗址为西周时代的虢国首都,其中居民含有大量被征服的姜姓焦夷(追夷),其父系以O为主。而虢国被晋国灭掉后,其国君家族和部分统治者逃走了,这部分逃走的人大部分是所谓的国人(周族人),逃到义马市的定居安葬在上石河村。其父系以N和Q为主,这个结果验证了之前山西黎城县姬姓人群墓葬属于N-F710的结论是准确的。”——转自人类学论文解读

希望早点公布N系下游

自媒体的文章,也就是野鸡文章,也信?

汪沟有33%的和平文化成份,五庄果梁会不会也有高比例的和平文化成份

说不定和西南呈很像,N北和Q是铁打的联盟,N南和C南都是其他的同盟关系,O系不是这一伙的,所以不会跟随一块跑

晋灭虢,虢都王族贵族往哪跑啊。能到上石河的必然是晋军不在意的,说白了不属于虢国的王族贵族。

把PPT下载给我们看看,应该是论文没发吧,图太小看不清楚,给个链接

石卯其实偏向匈奴了,和现代汉族不接近的,五庄果梁和西北汉族、藏族、彝族、部分朝韩都比较接近,这里的Han_North应该是说西北汉族。

平粮台就是河南龙山文化(煤山文化),煤山文化是二里头文化的主源。与土家族、汉族最接近。我估计这说的接近,应该是常染二维图上的距离。包括上面一张图也说的是常染二维图上的距离

我关心的两点:1、这些O系单倍体是什么子类型?2、南北向墓葬人群是不是比东西向墓葬人群的类和平文化成分高?

从这个图来看,上阳城人群(红色圆点)和龙山文化人群(黄色菱形块)聚在一起,应该和现代华中人群比较接近上石河人群中,一小部分人群接近石卯,一小部分人群接近藏彝,还有大部分人群和上阳城一样,也是接近龙山文化的。从人口比例来看,O系应该占据大多数,NQ应该是少数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