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沅江 / 正文

沅江:研究了一下苏南文化,湘文化,扬州文化,发现前2者是一脉相承的

2024-09-12 21:03:06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近几天我研究了一下苏南地方文化(以苏州为代表),湘文化(常德为代表),扬州地方文化,发现前2者是一脉相承的,而扬州最主要地方文化没受到苏州文化影响,反而是扬州有些地方文化有部分影响苏州文化,但但三者之间唯一共享文化就是以前都有花鼓戏,如苏剧很大一部分脱胎于花鼓戏,常德最出名的常德丝弦完全来自江浙,后来改进了一下,常德汉剧有苏腔,昆腔,青阳腔,弋阳腔,而昆曲也有三分之一来自弋阳腔,我发现长江流域文化许多是互通,是东西方流动,而不是南北方向流动,如常德地方文化除了花鼓戏外基本来自江浙江西徽南,最主要是苏南,这不是抱什么苏南大腿,是历史文献佐证了的。

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洞庭湖一带的民间曲艺,以扬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弦乐器为伴奏乐器,故称“常德丝弦”。常德丝弦源于明代江、浙一带流行的时调小曲。明清之际,携伎往来贸易的商贾将这些时调小曲传入常德,与常德方言融合,逐渐演变发展为常德丝弦。

常德地方文艺最有名的就是常德丝弦,也称为南方丝弦,实际上来自江浙,文献说得很明白,常德还有一个出名的地方文艺是花鼓戏,但花鼓戏几乎是整个长江流域共享的

以前我就说过,实际上许多湘文化脱胎于吴越文化,后来和本地文化混合后诞生的一种新文化,湘文化中也有赣文化,楚文化和闽文化,闽文化,梧文化,在湘西比较突出,很多地方目前还有妈祖庙(天后宫),实际上经过历史战乱,湖南土著人就是剩下一些湘西少数民族了,其他的几乎全部来自长江中下游移民,曹树基教授研究了湖南7000多家谱,惊讶发现,这些人族谱中没一个是本地土著,尤其是湘北因为洞庭湖水路,沿海一些省份随着历史移民大量来到湖南,来自历史上最著名商帮苏南洞庭商帮的对常德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关于湖南地方本土文化,常德人也不知道大多地方文化来自苏南和浙江

南方族群、文化,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的。相邻的区域,自古交流就很多

所以西湖醋鱼的锅,是你们湘文化背?还是不列颠背(仰望星空)?

确实是这样的,因为古代人员流动大体上是东西向居多,南北向偏少,这跟地理、气候关系很大。

湘吴同源的,反而赣粤的北方元素更多一点,唐宋北人经过江西南下,才把湘吴两地切割开来。

如昆曲百度词汇解释,昆曲主要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南,江西

江南丝竹实际上最早是江南丝弦,后来改进发展为江南丝竹,而来自江浙的丝弦却在常德扎根落户,成了常德地方文化第一大品牌,百度词汇解释,南方丝弦也称为常德丝弦

南方丝弦主要指常德丝弦,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带的地方曲种。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传入常德后,经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而成。2006年5月20日,常德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这是百度词汇解释

湘西主要是巫文化和闽文化,巫文化也可称为巴蜀文化

这几个地方还有一个共享的文化就是楚文化,端午节和划龙舟,也是长江流域共享文化

中国4大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湘绣也借鉴了苏绣许多东东,这是百度词汇解释过的

说句实话,现在常德本土文化70%是吴越文化,这不是抱什么大腿,是客观事实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