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东阳:请教关于《送东阳马生序》的理解
2024-08-28 18:27:08 / 我要吐槽宋濂就这种习气,明清惯有的
所谓序者叙也,序文这种文体本身就是记事叙述,非议论辩论等性质的论文,是直接性的陈述,总有人拿序文思想不深刻说事,请问集序、诗序、宴序、景序、赠序等,序文什么时候承载了表达思想的义务?
至於文章是否要承载表达思想的义务,一来取决于文体性质,如论文这种文体,就是表达作者思想最好的载体。二来取决于文章的性质,同样是书启体,写给国家大臣,涉及政务这样的国家大事肯定不能说空话,必须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因此“上某某书”、“上某某启”,和“与某某书”、“谢某某启”、“贺某某启”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
我所说的,你没完全领悟到。我主要在于向你说明序这种文体的性质,不在于评论这篇文章如何。这篇序文属于赠序固然毋庸置疑的,序文的分类基本就是以上五种,无论哪种序文,本质上在于陈述,劝勉也属于通过叙事说理,无非在于向谁叙。既然你知道这篇赠序是劝勉之类的话语,那请问需要什么深刻思想内涵呢?
赠序和书启有点类似,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先夸赞韩朝宗,后在向韩朝宗表现自己,属于下陈上这类文章当中很常见的套路。而王勃的《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在于代人向蜀城父老祈求救济资助,初唐四杰的赠序基本也都是固定套路,没有什么深刻含义。
我的意思是,你要批评这篇文章思想不深刻,不够有内涵,首要的是找出足够的例证,证明序文这种文体具备承载表达深刻思想内涵的义务,如果序文确实具备这一义务,那你的批评就有依据,不至于落空,毕竟人家写的是序文,不是论文
为什么要你找例证呢?某种程度上,文体的性质对文章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约束性和导向性,比如诗这种文体就是抒情言志的,而赋则是铺陈体物,人物碑及墓志则记叙人物生平事迹,颂体则歌功颂德,诔文则示以哀悼,所谓的“文以载道”,不是指所有的文章都要具备“经国治世”这种思想理念,或者“玄奥精微”的深刻内涵
我们把自己的经历/感受转述给别人,是不能复制粘贴的,而是要通过各种技巧来尽可能展现实情。这篇文章首先好就好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感触与共鸣,而你的父母老师同学包括你,就做不到这样的写作水平。其次作者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不是强行规定别人如何解读,只是透露自己的心声而已,你也可以认为是叠甲;但最终信与不信就是你们读者自己的事了,他又没说只能有一种解读。最后,我没感觉这是在说教,反而是吹了一波很多人都比自己聪明,如今有了更好的条件,肯用功肯定也会有所成就。这句话有毛病吗?条件比自己好,如果学得比自己差,要么没用功,要么天资不行。最后的最后,如果换作是你,你又打算以什么内容赠序?纯写鸡汤文?
《送东阳马生序》的说教,正合于现在的也是一直以来的教育体制,出现在教材再合适不过。虽自古有“因材施教”一说,但很少有人这么做。所谓的“说教意味”,其实是人性的一种,应该正常看待。正如拾金不昧是少数可贵的品质,但现实是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你不理解《送东阳马生序》是你诚能可贵,但其受众人好评,不过是众人从众性的一个方面而已。
尊师重道,由来已久。 何关说教? 尔不能以他人之心为心, 目无师长,发此怪论,其有以也。
- 上一篇: 想在义乌农村租房200左右有吗
- 下一篇:[横高未来]。 东阳市第四高级中学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