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铁岭:有谁懂历史清代时候沈阳铁岭没有汉族吗。
2024-08-27 02:36:49 / 我要吐槽怎么可能没有呢 铁岭卫,开原卫,很久之前就是边关重镇。开原卫之外比较复杂,西丰肯定没有。铁岭有银冈书院,开化的比关内很多地方早太多了,南方农村不识字的比比皆是。
度娘:东北人口的迁移之路:改变命运的抉择!瑶瑶与欣欣2024-07-04 15:06四川一、早期历史时期的迁移在早期历史时期,东北地区的民族迁移主要以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与中原农耕民族交流融合为主。随着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一些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口也逐渐迁移到东北地区。二、金朝时期的内迁到了金朝时期,由于政治和军事原因,金朝进行了有组织的人口迁移。东北地区的各个民族开始与内地的民族融合,大量的东北民族通过有组织的内迁,迁移到了中原地区。这种迁移不仅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三、清朝时期的封禁与闯关东清朝时期,为了维护其龙兴之地的稳定,清廷开始实行封禁政策,限制汉人进入东北地区。然而,这种政策并没有完全阻止移民的脚步。特别是山东人,他们利用海上优势,通过渤海海峡前往东北地区,形成了著名的“闯关东”现象。这些移民在东北地区开垦荒地、建立家园,为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民国时期的移民潮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大量人口选择迁移到东北地区。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数量达到高峰,他们通过海路或陆路前往东北地区,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这些移民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国时期的“闯关东”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人口迁移现象。这一时期,由于北方地区战乱频繁、自然灾害频发以及经济凋敝,大量民众,尤其是来自山东、直隶(今河北)等地的百姓,被迫或自愿地离开家乡,前往东北地区谋求生存和发展。闯关东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旱路,从河北东部穿过山海关抵达关东,由于路上艰辛,往往需要近一年的时间,而且常常因冻饿、疾病、战争和匪患而遇难;二是水路,从山东半岛的烟台、青岛等地乘船出发,在东北的辽宁半岛上岸,虽然相对较快,但当时海上风大浪急,且战争频发,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五、新中国成立后的迁移与流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支持东北地区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国家组织了大量的移民活动。这些移民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为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同时,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的加大,东北地区的人口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不是汉族后代能写出红楼梦吗
没有,努尔哈赤把汉人都迁移到辽河西边了,清朝后来实行禁封政策,有的也是发配的或者偷跑过来的流民,嘉庆咸丰两朝官方才有文件开放移民。
东北尤其是辽宁的历史争议点太多了,这就是其中一个,但是稍微动动脑就应该知道答案
李成梁:哦
看错了,我看成了明代
热河红山 应该是汉族
有,但基本都入旗籍
有,我媳妇家一直都是在铁岭,但也不排除满改汉,毕竟她家姓叶,叶赫那拉的叶。
最早一批的汉人基本都编入八旗了。比如吴三桂家族,尚可喜家族,李成梁家族,范文程家族等等。有的随着清军入关了,留下的也基本跟满族人同化,整个关外汉人最多的是辽阳,我是指闯关东以前,因为清初旗人入关,留下来的人比较少,颁布了很多政策,招关内农民到关外开垦,现在你们有兴趣可以到农村看看村碑,大部分都是顺治到乾隆年间形成村落,而不是清末闯关东时期。
大部分在旗吧,看过一个文章,清末营口地区人口大部分人都是旗人,辽宁很多人都是清初顺治拔民来的,然后入旗圈地了~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