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阜阳 / 正文

阜阳:皖北副中心,首推 阜阳!

2024-05-02 05:32:07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安徽整体布局:合肥正中心,南部芜湖副中心,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这些已经成型。这段时间,北部副中心的竞争狼烟四起那作为老家蚌埠的合肥人,却支持阜阳做皖北副中心!这个观点,是从安徽整体战略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分楼图文详解1234...

一:安徽的外部势力东部杭州、南京、徐州,三个都市圈会猎于安徽!宣州,徽州,芜马滁,蚌埠,宿州,淮北,皆在外部三大圈内把整个安徽东西切成两半

二:安徽内部安徽东半部如上图,基本被渗透差不多了,合肥虽破万亿,但辐射力依然有限,整体产业还在招商引资风投的吸血豪赌阶段,向兄弟市外转移扩散是十分有限的。合肥圈也被南京圈压制,合肥只能向西北淮南阜阳方向,正西的六安方向,西南的安庆桐城扩张势力。在此大环境下,发育路线下,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在本轮皖北副中心的竞争力,淮南是淮蚌组团、阜阳这2个候选城市的重叠点。这就很好的说明了,合肥的直接影响力是皖北副中心的重要加成因素。如图:我们会发现,安徽中东部已经榜上大腿,中西部呢,依托的是亳州阜阳淮南合肥西站安庆的这条高铁呀这个才是灵魂!!!!可以妄言:参选的淮蚌组团的核心并不在蚌埠,而是在淮南,因为蚌埠在京沪那条线上!是属于外部对安徽的占领区里。

三:战略方向国际环境:已经进入2024年,老美不再靠谱太平洋西部海域南北朝,台海,南海,琉球兵凶战危我国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崛起早就从十几年前开始在此环境下,安徽自古就是吴头楚尾,现在的经济版图就应该是承前启后安徽的价值必然是实现连接中原、荆楚,吴越,齐鲁的区位作用。现在大环境是东部的吴越,齐鲁已经在杭州,南京,徐州三个都市区压了过来那如果安徽是向中西部转移的第一站,那么经过安徽以后,是不是还要向西继续转移?向西的战略方向。这将是影响安徽皖北副中心花落谁家的更直接的原因

四:安徽继续向西向西有3条线:1皖西南:安庆安庆的地理位置位于大别山区造山运动的南侧,长江壶口开口的下游,地理条件决定了安庆的县域分布集中在大别山和长江以北的狭长地带,我始终认为地理条件制约了安庆的现代产业的发展。2皖西六安合肥正西的六安,这条线直接被大别山区拦住了,山那边是武汉的势力范围。山区人烟稀少,制造业与经济是受到环境保护的。3皖西北:淮南-阜阳-亳州这一片区域,地处中原,不仅人口稠密,地势平坦,而且交通便利,且没有强大的外部势力干扰。所以,我非常推荐阜阳作为淮阜亳组团的核心,承接产业继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节点。

五:淮宿,淮蚌,阜阳的比较:1:淮北宿州体量太小,完全在徐州压制节度下,想成皖北核心,实力相当有限2:过去的七、八年时间,蚌埠学了合肥的大拆违大建设,市区的建设搞的相当不错,但是蚌埠的硬伤很硬:人口太少了。即便是蚌埠+淮南组合在一起,总人口也不过600万左右身为老家是蚌埠张公山的我,希望蚌埠早日拿下凤阳。3一个阜阳800多万,区号0558亳州阜阳加起来1500万人,这个和其他竞争对手来说,完全不是一个吨位的4皖南副中心芜湖可以在皖东南,皖北副中心自然可以在皖西北!

所谓皖北副中心几乎没有卵用,虚名而已。恕我直言,安徽才多大,经济才多少,ZC才几份,合肥吃肉,芜湖喝汤,剩下的那点东西根本不够分,只能说聊胜于无,没必要争来争去。

阜亳一千多万人口为啥就是没有大工厂愿意来建厂呢?3000一个月都能招大把人进厂,想不明白。

现阶段谁都不适合做皖北副中心,皖北副中心也没啥用

确定的越迟,阜阳和蚌埠gdp拉的越大

已阅

推举蒙城做,皖北六市的中心

亳州位置真的好 类似徐州 可以做副中心

格局打开的阜阳 其余选蚌埠

蚌埠无疑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