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玉门 / 正文

玉门:何时希 姜妙香改小生前后

2024-04-30 03:11:32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宏观地看,北京那时(1910年以后)的歌台,王蕙芳衰落,梅兰芳崛起,且有管领群芳之势(早时二人有“兰蕙齐芳”之称);正乐社三杰芙蓉、尚小云、荀慧生亦渐露头角,妙香以疲备虚怯之人,何以敌方张之众秀?他是痛快淋漓地唱惯了青衣戏的,跨刀唱对儿戏,俯仰随人,也不对劲。陈老夫子衡量当时小生情况,德珺如、朱素云老去,金仲仁嗓子不佳,惟有程继仙虽无嗓而能做,正是秀出一时。但偌大一个北平城,多少戏班,小生青黄不接的架势已很显然了。由于老夫子对小生一行的分析和十分诚挚的鼓励,加以妙香在和姚佩秋合影《虹霓关》时扮过一次王伯当,自觉扮相还可以,他改演小生的想法就愈发坚定了。妙香的改行,肺病吐血是最大原因。他是喜欢唱青衣戏,他与我在上海为传统八出老戏加工编改新腔时,他总有走入青衣花点的习惯。而我是在一百余张小生老唱片中汲取养料,演唱时没有一句青衣腔,我也竭力劝阻他不要走入“母小生”的路子。我的老友吴我尊(名伯乔,曾留学日本,为春柳社的发起人、南通戏剧学校教务长),与孙菊仙为挚友。孙老曾六次到南通访伯乔,也为更俗剧场演了戏,最有意义的是孙老爱反串小生《孝感天》《监酒令》,伯乔配的卫氏和吕太后。伯乔认为小生唱腔改进的方向,应从老生方面吸取营养,远远地离开旦角唱法,再也不能走老路,如徐小香时代流行青衣腔的小生妖娆妩媚。幸得小香拨乱反正,并渐渐由王楞仙、德珺如、朱素云、张宝昆等努力,逐步回到小生味儿。德珺如因是青衣出身,仍难摆脱衫子味。妙香最有嗓子,须防他走入老路,因为妙香初改小生时,有“母小生”的雅号。这是当时风尚,称谭鑫培为“母胡子”,龚云甫被称为“花老旦”。盖风俗时尚淳朴,群众的欣赏力着重在气派、共鸣(所谓龙、凤、虎音,也就是唇、齿、舌、腭、喉、鼻、胸腔、脑后等各种共鸣音和喷音、立音等运用)方面,而不甚喜欢花俏。但是人的耳音却不会不变化,适度的、大方曲折而不过于佻达妮媚,无论生旦,观众总是喜欢的,上述对妙香等人的雅号,反应了观众欣赏力的变化。

妙香在上海的十年间,他的改腔,我只怂思他走高腔、放宽音,抑扬顿挫而不涉花俏,逐步成为今日“姜八出”的模式。但是否定型了,我恐未必,他总是易于引进衫子味,也等于他自己常说的一句话:“旦角腔儿,咱们是不挡。”《玉门关》就是一例,既录成唱片,编辑主任不予发行,要我劝说他重录,也有这个原因。妙香学习小生,真可谓“转益多师”,是痛下工夫的,例如最早跟鲍福山学《射戟》,未学完,因找不到娃娃腔的唱法而兴趣减弱,于是先把唱工放一下,改请陆杏林教昆曲,后又跟江春山学了《玉堂春·读状》。鲍福山与江春山同属小生祖师爷徐小香之徒,虽不出名,但总留下些徐氏的绝活,传给了妙香。学戏主要须“择善而从”,不必“从一而终”、“胶着不化”。例如姜先生的《射戟》,曾学于陆薇仙,再学于冯蕙林,但他们是二路小生,平时唱不到这类戏,所教必然是“大路活”;后来跟朱素云学,朱曾在上海挂过头牌,长期以《玉门关》《叫关》《小显》《射戟》《白门楼》等小生正工戏唱大轴,妙香得其所长。但我们听长城公司所灌姜先生的两面《射戟》唱片,嗓子很好,唱法技巧似乎没有令人惊异之处。姜先生自己也不满足于他过去的唱法。凑巧我嗓音较高,又略知运用之法。也想在姜所教的唱工戏上作些加工。我俩的意见不谋而合。姜先生说,过去老先生教的腔太平淡,过时了;梅先生还在不断创造新腔呢,咱们是要改良了。于是我请他到我家听了不少德珺如、朱素云、陆华云、张宝昆的老唱片,吸取其营养;这对于他尔后编造新腔,成为姜派遗留的八出唱工戏(很多人称为“姜八出”),是很有帮助的。但他的小生早期唱法,不免留有青衣痕迹,尤其如蓓开公司《孝感天》的反调唱片,第三句“节节高”的唱法,很多顾曲家都认为保留着姜六爷未能忘其故步的衫子味儿,说此话的人,虽若喜之,其实乃深有憾焉。姜妙香《战蒲关》,京剧道场,2分钟

在他唱青衣末期,有一件值得一提的美事:是他23岁那年,他在徐州张勋堂会中,又唱了次青衣戏《玉堂春》,嗓子很痛快,大受辫帅的称赏。虽然那时他已厌倦青衫,要还我须眉了,然而“临去秋波那一转”,那场戏也给予他很大的安慰,后来他谈起来还真眉飞色舞呢。梅兰芳第二次从上海演唱归来,由“翊文社”改搭俞振庭的“双庆社”,那是1915年。妙香虚龄26岁,由俞振庭之邀,姜加入双庆社为小生应工。姜与梅皆娶王槐卿之女,与蕙芳为郎舅。据周明泰《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所记,姜是年唱小生戏凡11出,16次,可谓“初展雄才”。但亦不免在《混元盒》《天河配》(牛郎由程继仙饰)中饰旦角和仙女之类;又与王凤卿、谢宝云唱《朱砂痣》。另外,梅氏大型新戏中,常需很多仙女,妙香有时也参预其列演出。《京剧小生宗师姜妙香》北京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