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松原:浅谈2014-2024十年间锅贴调图如何改变东北地区的出行
2024-04-28 10:01:01 / 我要吐槽No1:2013年12月调图关键词:长途G,普速提质在10年前铁路调图基本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寒暑假附近进行,而13年年底调图则作为14年开局调图出现,那时候调图文件满天飞,保密工作并没有现在这样的严密,真怀念啊。
2013年12月1日,津秦高铁正式开通。随着这条高铁的开通,东北地区的出入关格局正式被打破,要知道以往出关不是京哈就是津山,通行效率严重受阻,他的开通成功对接了京津城际/京沪高铁,完美对接了关外高铁网,也正是在这次调图之后东北就开启了长途高铁的模式。
在13年年底调图中,一共开行了19对新G,其中上海方向就占了7对,沈阳始发就给了4对,足以体现出他在东北地区的辐射力,此外在北京/济南/天津/宁波/青岛等方向也都新增了G列车,而这些列车绝大多数也都保留到如今,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证明了京沪高铁的客流之大,而且也反应出当年东北地区南下的主战场(低情商:那时候京广没开算个啥)。
人口流失也是发生在航空,铁路旅途中一去不回的乘客之间
不过当时这些G也有一个全新的运行模式:整列换乘,这个模式在普速也仅仅在拉萨普速车当中才会去使用,而东北的G用这个模式开属实是有些以外,这些交路和乘务基本都是在天津西断开,不清楚当初是因为车底还是乘务不足导致运营初期需要以这种模式开行,这种模式对长途G来说属实是下下策。当然这19对G中也有一些图纸车,比如沈济G1238从入图就没开过,后面直接就删除了,我到现在都没见过这个交路的图,这也是翻阅之前的文件中才得以知晓
在当年的普速方面也有一些收获,长春-广州T84,长春-重庆北K1572,大连-包头K1566这三对普速就是诞生于这次调图,而这三张图的开行路径也是有别于当年开通的其他普速,可以说他们不仅加固了始发终到两地的通达,而且也开始路径多元化,让其他沿线的城市也能通达东三省。其中T84的路径就是缩短版的T228,想不到这套路径在20年之后又一次复活了,而T84的开通也成功缓解了T122的客流,东北入穗变得更加从容。K1572的开通也成为东北入渝第二车,耗时比K1062短不说,票额方面也更加充裕,也是一趟丰富出行的一趟车。而K1566更是让集通解锁大连通达,认识了这座海滨城市,大连也完成了内蒙首府和二哥的通达,一举双得
顶了,当年1/2开头的跨局普快满地跑,4/6开头的非空小票还深入山区各个尽头,不光没刷绿双层也都有,京哈上的驴群当时可能还嫌贵,烧酒在干线上跑的欢,一堆25T刚上线…十年一转眼,沧海变桑田了属于是
顶一下,十年前至少出行火车还是占大头,现在想坐火车都得去长春才有车
东北几百万平方公里,可不是个小区域,大建高铁的年代,一堆边缘末梢朴素都停了,可是他们高铁也建不了,黑河加格达奇,呼伦贝尔兴安盟,明明近百年来的铁路密度,现在都被大巴和航空取代了,整体来讲等于客运铁路退步,这是实话
10年前很多人找人买卧铺,拿到的票都不是自己身份证的,高峰期车上也都默许了
No2:2014年7月调图关键词:25t化,既有线提质相比于上一次的调图,暑运的调图更侧重于对于普速的优化。随着25t车底的逐步普及,以及传统意义的Z已经基本满足群众出行,锅贴在这次调图将25t型车底下放到了T的身上,并按照最高160的时速重新排图,这一优化为后面Z字头列车的定义的更改埋下了大伏笔。但早在京沪十三猪时期就有不符合当初定义的Z,加之13年沈太Z192的横空出世,25t升Z化也算是顺理成章
在当时的调图中,沈深T188,京吉T272,长广T122等陆续更新25t型列车,而哈徐大埋汰(当年已经是杭州终点)1470次则直接换成了25t型客车,可以说是跨越幅度最大的列车,他的升级让杭州到东北的时间大大缩短。而随着25k型列车的被替换,又有一些车使用了25k型列车,其中就包括沈温K346,沈绥2727,这俩升T,但是这俩压根就没执行,我想这也跟25k型是双管车有关,因为当初的金温规定说不能用双管车底。此外还有一众2字头列车准备更换25G列车升级K,但是事实上也并没有完全更换,像沈承2068,长牡2168就是如此。
主要节点,2013,2016,2021,2023
顶
- 上一篇: 有长春—松原得跑线车电话吗?☎️
- 下一篇:松原哪有看的好一点的 男科中医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