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原平 / 正文

原平:呼南高铁北段时间线

2024-04-20 04:50:54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回顾这一段时间线之前大西高铁与韩原铁路建设省略2016年 山西省自行提出建设大同-原平高铁,山西省独资2016年夏 开工仪式举行 朔州东开工,后无明显进展2016年 中长期铁路规划发布,首次提出呼南高铁,北段方案为集宁大同方案,未提及呼朔直连方案。2018年春季大会,山西省代表提出呼和浩特-朔州段呼南高铁直连方案,取代原有的集宁大同方案链接:http://www.yq.gov.cn/ywdt/snyw/201803/t20180318_675485.shtml2020年 集大原高铁开工,国铁 内蒙古 山西三方出资 按照集宁大同方案建设至今

简要回答几个问题,纯属个人思考:1)山西省为什么2016要自行建设大同-原平高铁?有论文表明韩原线动普混跑影响相互干扰较大。事实上2021年以后全路基本取消了混跑。建设的时间节点能较好的衔接大张、京张高铁、大同南站工期,更好发挥联网效益。太焦高铁已经定案,吕梁也有160的线路可以开动车(按当时观点),全省只有朔州没有高铁规划,为了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目标。

2)国铁集团的呼南通道方案为什么选择集宁-大同路线?与既有线基本平行,符合国铁的惯性思维。即使取了呼朔方案,大同-原平的高铁是必然要建设的,不然沿线朔州等地也无法与大张高铁衔接进京。所以只需要新建集宁-大同段,这段沟谷地形,没有长的隧道,便于建设开发。而呼朔直连方案则需要横穿内蒙古的山脉。(当然横穿山脉也不是什么难事)

3)为什么山西省2016年开工大原高铁之后没有实质的建设工作?可以排除的原因是改方案,大原段设站方案,包括恒山越岭隧道的选址都没有变动。征地也不是什么大难题,毕竟后来集大原也没有因为征地耽搁工期。个人认为就是fgw层面全国规划中呼南高铁的提出改变了原定计划。如果按原定计划,需要山西省独资建设。而呼南高铁规划出世之后,这一段纳入蒙-晋跨省通道,八纵八横动脉,按惯例国铁会有相关投资,内蒙古也会有投资。拖延工期四年换来的是集大原的方案,和大原相比,多了跨省的一段,线路性质大不一样。出资比例也变化了

或者理解成当时可能就无力建设大原高铁。太焦高铁也是2016开工的,同时建设两条高铁对caizheng的负担是很重的。开工了只是确保朔州东站选址不变(当时大原可研的时候甚至有在韩原线以东的地方打隧道的计划,完全不经过朔州)而已,只有这一个作用。后期太焦工程基本结束的时候,2020年集大原才开工。

4)为什么2018年山西提出了呼朔直连的方案。该方案始于右玉代表王宝莲在省级会议提出的呼南过朔州方案,2017年,晚于呼南通道提出的时候。可见,在早年只有大西这个概念的时候,右玉是没有提出建设高铁的构想的,正是在国铁八纵八横通道启发下才有呼朔太这个概念的提出。注意该方案的提出,山西是主动方,内蒙方面只是配合地提出呼和浩特南站规划,新机场引入高铁规划等等。站在山西的角度,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好处,首先呼太两个省会之间线路非常顺直,与集宁大同方案相比,明显缩短了路程,节约票价与时间。给右玉通高铁的机会,显然相比大鄂银来说,呼朔高铁更有可行性。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就按提案所说,呼南高铁就走呼朔直连方案,大同-原平的高铁也必然会建设,否则沿线无法进京(韩原线照顾不了朔州),无法发挥与大张高铁联动的作用。对于山西来说,相当于一条通道(呼南)套来了两条国铁出资的高铁(呼朔、大原),相当划算,唯一的区别在于集大高铁估计是不会建设了。该方案的主要缺点在于,没有经过人口密集的大同-朔州盆地沿线城,只照顾了朔州,不利于培养沿途县级客流。呼-朔之间只有两个人口小县。也无法实现呼和浩特与大同的连接。

5)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集宁-大同方案高铁建设不是两点直连。京沪高铁也是如此。集宁大同方案将沿线的所有城市都串联起来,有机的联系起呼和,集宁,大同,朔州,太原,以及丰镇、怀仁、山阴、应县等县级城市。也能利用好大张这条高铁

6)呼朔直连方案未来的前景首先这条通道没有纳入2016版国铁方案。当前建设只能是地方独资,山西估计不会将向北方向高铁作为重点,毕竟集大原已经有了。如果该通道纳入后续下一版国铁方案,则迟早提上建设日程。当前朔州东等地方工程上已经对呼朔直连方案作了预留。(预留本身不会新增什么投资,就是建个道岔,站台预留几道,留开空间而已。

顶!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