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河间:汉代后妃的历史作用
2024-04-09 07:55:34 / 我要吐槽在民族关系上,吕后以宗室女为公主,嫁与匈奴冒顿单于,目的是继续以“和亲”换取国内民众最需要的和平。伹是,此时的匈奴正处在鼎盛时期,冒顿单于骄横无理,在刘邦去世之后,致书吕后,对她大加污辱。书中说: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按照匈奴的风俗习惯,父死,子可娶其后母,兄长死,弟可娶兄之妻,同样弟死,兄也可娶弟之妻。汉与匈奴曾约为兄弟,冒顿单于这一要求,对匈奴来说,似乎是顺理成章。但是把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强加于素守礼义的汉朝,则是带有污辱性的蛮横无礼的挑衅,呂后顿时大怒,立即召陈平、樊哙、季布等人商量对策。樊哙慷慨激昂地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而季布则分析了汉匈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认为当时与匈奴开战十分不利,竭力劝说吕后隐忍不发,继续维持“和亲”局面。季布的意见终于使吕后的头脑冷静下来,她清楚地知道,以当时汉朝的军事力量,如与匈奴兵戎相见,明显不敌,只有以好言抚慰,不给匈奴以开战的口实,继续维持两个政权之间的和平局面,才是上策。吕后于是回书给冒顿单于: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汙。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话说得虽然有点儿令人气短,但毕竟平息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单于得复书以后,大概也感到自己的做法有点儿过分,于是很快再派使者来汉朝表示歉意:“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同时献来骏马,接受和亲。应该说,在汉匈关系上,吕后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宁愿自己受辱也不愿衅自我开,这种处理办法正反映了她不凡的眼光和气度,把江山社稷看得比自己面子更重要,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总之,吕后执政的十五年中,汉王朝
基本上保持了刘邦时期奠定的经济文化向上发展的势头,成为从刘邦过渡到“文景之治”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作为西汉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吕后的功绩是应该肯定的。当然,我们也无意把这一时期全部功劳都归到她一人名下,刘邦、萧何既定政策的深人人心,曹参、陈平、周勃等元勋大臣的柱石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但吕后的作用毕竟是第一位的。尽管司马迁对吕后的所作所为并不完全持肯定态度,但对吕后统治时期的政局国势,还是作出了很高的评份。《史记•吕太后本纪》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吕后对吕氏子弟的管束还是较严的,如“建成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弟呂禄为胡陵侯,续康侯后”;“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以肃王台弟吕产为吕王”东汉显宗明德马皇后更为典型。她恭行节俭,经常谏劝明帝勤政爱民,勿滥施刑。马后参政颇有政绩,史载:“诸将奏事及公卿较议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辄分解趣理,各得其情。”“后每于侍执之际,辄言及政事,多所毗补,而未尝以家私干。”永平十四年(71),楚地下狱者连年不断,“囚相证引,坐系者甚众,马后虑其多滥”,向明帝进言:“帝感悟之,为思所纳,卒多有所降宥。”
东汉和帝邓皇后比较了解地方疾苦,地方有进贡奇珍异物,“悉令禁绝”。和帝死,她临朝称制,因宫中丢失珍宝,“太后忿,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她还下令节省后宫开支,依法惩治仗势欺人的亲属,“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永初二年(108),邓太后亲自视察洛阳冤狱,并将枉囚无辜、草菅人命的洛阳令下狱治罪。邓后在生活上也比较俭朴,每逢宫中宴会,妃嫔等“皆竞自修整,簪珥光彩,袿裳鲜明,而独后著素,装服无饰”。邓太后执政达十五年之久,平望侯刘毅上书朝廷,称颂她“正位内朝,流化四海”,有“兴灭国,继绝世,录功臣,复宗室”之功。其次,汉代后妃在抚养和教育皇嗣及贵族子女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是依立嫡立长制承传的。皇位能否继承,天下能否治理,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符合标准的皇太子,所谓“天下之命,悬于太子”。教育皇太子——塑造未来的皇帝,就成为宫廷教育中的头等大事。东汉后妃对太子教育极端重视。如明帝马皇后无子,后宫贾氏生子刘烜,明帝令马后抚养,并对她说:“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从此马后尽心尽力抚养太子,“劳悴过于所生”。太子在马后的教育培养下,即位后成为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即章帝)。史载章帝推行宽厚政治:“除惨狱之科,深元元之爱,著胎养之令,平徭简赋,而人赖其
庆。”章帝之所以成为贤君,和马皇后对他的精心培养是分不开的。东汉后妃不仅在抚育皇嗣上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在教育皇族和外戚子女方面也下了很大工夫。如东汉元初六年,邓太后下诏,征和帝之弟济北王、河间王子女五岁以上者四十余人,以及邓氏外戚子孙三十余人,聚集京师,开设学邸,教授经书,邓太后亲自监督考试。对一些年龄尚幼不能入学的儿童,则令太师、太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邓太后为什么不辞辛劳教育贵族子女呢?她这样解释道:“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富有政治远见的邓太后看到当时贵族子弟不学经书,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样下去,必使汉家政权走向败亡。为了“以匡失俗”,使汉家江山长治久安,从而对皇家和处戚子弟进行严格教育。
其三,后妃辅佐皇帝,成为君主的“贤内助”。有的后妃跟随皇帝身边,成为皇帝忠诚的侍卫,当皇帝处于危难的时候,舍身营救。如西汉元帝有一次去苑园观斗兽,不料有一只大熊跑岀兽圈直奔元帝坐席,左右侍卫皆惊走,唯有冯婕妤见势紧急,纵身扑向元帝面前,用自己的身驱挡住了大熊,这时左右侍卫方进前格杀,元帝才幸免于难。东汉光武帝阴皇后为人“雅性宽仁”,刘秀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史称:“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是刘秀的“贤内助”。有的后妃知书达理,博古通今,时常规谏君主,成为皇帝的诤友。汉成帝宠爱班婕妤,数次欲与她同辇而游,班婕妤熟谙历史,深明大义,婉言拒绝成帝邀她外出同游的举动。她说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人,今欲同游,行无近似乎?”成帝觉得她说得有理,极口称赞,打消了同辇闲游的念头
- 上一篇: 谢逊为报仇疯狂苦练武功,结果练了个寂寞?
- 下一篇:各路大神给看看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