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丰城 / 正文

丰城:首都之争 西安与北京的较量

2024-04-02 21:45:22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自金朝开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延续至今,但是,如果不是因为一位明代皇子的意外死亡,中国的首都就是西安了,西安著名的钟鼓楼正是这个历史拐点的见证者

西安钟鼓楼是公元1380年(大明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下令建造的,钟楼的屋顶是重檐攒尖式的木结构建筑,属于古代最高建筑等级鼓楼通高34米,比天安门城楼还要高出一米,而且采取了皇家彩绘风格,形制之高甚至超过了南京钟鼓楼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明代,为什么会有这种突破常规的建筑呢?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晚年时曾想把国都迁往西安,特派太子朱标前去勘察纵贯中国的朝代更迭,有两个王朝最为强盛,一个是西汉,一个是唐朝,它们疆域宽广,两朝都城都是西安,而朱元璋也希望自己建立的大明王朝达到盛世,所以,在西安按照帝都标准修建钟鼓楼,就是迁都的第一步

而太子朱标考察西安却因为旅途劳顿水土不服而一病不起,回到南京后就病死了继承人的意外死亡对朱元璋的打击非常大,西安也变成了他心目中的不祥之地,迁都之事从此再也不提

公元1421年(大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西安错过了最后一个重温帝都旧梦的机会

西安洛阳等的衰败,本质是人口经济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必然结果罢了,是大势所趋,海权时代更加强了这种(现在沿海和非沿海差距多大都懂)。

要是当年反的是秦王朱樉,西安也还是有些机会的

朱标死不死都不会改变。1、《皇明通纪法传全录》皇太子还自陕西,志欲定都洛阳,为图以献。2、 陈建 《建都论》国初,懿文太子受命历相都邑,亦以洛阳为上。使懿文不早世,迁都必矣。3、《姜氏秘史》明代正德尚宝司少卿姜清(江西 弋阳人)洪武二十四年,太祖以江南地薄,颇有迁都之意。八月,命皇太子往视关洛。皇太子志欲定都洛阳,归而献图。4、《皇明从信录》卷九 明代沈国元(浙江秀水人)编皇太子还自陕西,志欲定都洛阳,为图以献。5、《建文朝野汇编》卷一 明代万历监察御史屠叔方(浙江秀水人) 撰洪武二十四年,太祖以江南地薄颇有迁都之意。八月,命皇太子往视关洛,皇太子志欲定都洛阳,归而献图。6、《宪章录》卷十 明代嘉靖南京考工郎中、大藏书家薛应旗(江苏省常州人)撰。皇太子还自陕西,志欲定都洛阳,书图以献。7、《皇明大政记》卷四 明代嘉靖工部尚书雷礼(江西丰城人) 撰。上以南地薄,有迁都之意,命皇太子廵视关洛。上曰山川惟关洛号为险固......庚戌,皇太子还自陕西以洛阳图献。8、《国史记闻》卷三 明代 史学家张鍂(山西沁水人)辑秋八月乙丑,命皇太子巡抚陜西。上以南方卑湿有迁都意,乃命皇太子廵视陜洛......皇太子自陜西还,上洛阳图。9、《明政统宗》卷五 明代 嘉靖 涂山 辑八月,□命皇太子廵视关洛。上以南地薄,有迁都之意,故有是命......十一月,皇太子还献洛阳相宅图。10、《国朝典汇》卷八 明代 徐学聚撰。(浙江兰溪人),万历进士,官至副都御史、福建巡抚。十一月,皇太子还自陕西以洛阳图献。所谓迁都西安说 ,来自于含糊其辞的清朝史书 。人家也没有明确说要迁都西安,只是去考察。《明史》卷115:“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先是,帝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曰:“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殽函、终南之阻,涧、瀍、伊、洛非有泾、渭、灞、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帝称善。至是,谕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秦父老子弟。”于是择文武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谕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这里记录的是:大臣胡子祺议迁西安。朱元璋听了后派太子去看看,巡查古都。太子回来献上陕西地图,没提洛阳图,没提经略建都何处。实际上胡子琪上书迁西安的奏章和太子巡视关洛都出自太祖实录。但这两件是并不挨着 一个是胡子琪上书按下不提,一个是太子去是帮他二弟擦屁股去了 当时关中民愤极大”汝弟分封其地数十年,汝可一游,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

懿文太子至西安后妄加改动了钟鼓楼二楼的间距(破坏了其作为镇楼所蕴藏的feng水),故而毫无预兆暴毙。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