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金华:太乙金华宗旨(杂论)
2024-03-16 16:30:36 / 我要吐槽太乙就是太一,乙是一的谐音,太一就是极大的一,道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太一就是道。金华就是光,金是不朽的意思,并不是说光的颜色,这个不朽的生命之光,就是先天太乙的真气,入药镜说:是性命,非神炁,水乡铅,只一味。宗是根本,旨是主要意思的表达。太乙金华宗旨的主要意思是,太乙是金华的根本,直白些就是,这个极大的一是不朽的生命之光的根本和来源。
第十一章,坎离交媾。【凡漏泄精神,动而交物者,皆离也。】凡是漏泄精神,在动中交接外物的,都属于离。【凡收转神识,静而中涵者,皆坎也。】凡是收回神识,在静中包含一切的,都属于坎。【七窍之外走者为离,七窍之内返者为坎。】七窍向外走的是离,七窍向内返的是坎。【一阴主于逐色随声,一阳主于返闻收见。】这一阴(识神)的主要功能在于追逐声色,这一阳(元神)的主要功能在于收视返听。【坎离即阴阳,阴阳即性命,性命即身心,身心即神气。】坎离就是阴阳,阴阳就是性命,性命就是身心,身心就是神气。【一自敛息精神,不为境缘流转,即是真交。】一旦收敛和熄灭精神的运动,不被外境和内缘所流转,就是真交了。【而沉默趺坐时,又勿论矣。】而静默打坐的时候,那效果还用说吗?
第五章、回光差谬(回光中的错误)。诸子工夫(诸位弟子的工夫),渐渐纯熟(已经渐渐熟练了),然枯木岩前错路多(然而在这种象枯木、象石头一样没有生机的静坐面前,这种错误的道路就太多了),正要细细开示(所以要详细的指明一下)。此中消息(这里面的事情),身到方知(只有亲身体会到了才会明白),吾今则可以言矣(因为你们已经练了一段时间了,所以我今天就可以说说了)。吾道与禅宗不同(我们道家功夫和佛门禅坐是不一样的),有一步一步证验(每一步都有每一步的实际效果),请先言其差别处(请允许我先说说这里面不一样的地方),然后再言证验(然后再说说实际的效果)。宗旨将行之际(宗旨将要去做的时候),予作方便(预先做好准备),勿多用心(不要太过用心),好教活泼泼地(要活泼泼地有生机,不要死气沉沉的),令气和心适(要让气息平和,心里舒服了),然后入静。静时正要得机得窍,不可坐在无事甲里(不要坐在无所事事的硬壳里),所谓无识空也(这是一种没脑子的空坐,傻坐)。万缘放下之中(即便是在万缘都放下的情况中),惺惺自若也(也要清醒自如)。
(天仙正理,伍冲虚真人的自序)这是我伍冲虚的自序,以前曹老师就跟我说过,“修仙学道其实很简单,只要明白神和炁这二个的关系就可以了。”我于是知道所以长生的原因是因为炁,所以神通的原因是因为神。这话人人都容易知晓,刚开始的时候,先圣也是诚恳的借用比喻来显明这个大道,而世上更多的是援引这些比喻骗人,导致大道越来越暗晦不明,因此先圣又转换方式而直言神炁了。这些丹书的著作,如果有详细说神的,就没有不简略炁的。如果有详细说炁的,就没有不简略神的。这也是天机不得不秘的原因,无奈后世的人又不能完全明白,又不能完全领悟,怎么办?又不能完整的修炼,怎么办?我也正想把这些都均匀详细的、直接的都说出来。既然说炁是长生的根本,是生命的根蒂,难道不是用这个神来接受这个长生的果实吗?要说神是修长生的主人,难道不是用这个炁来决定长生的根基吗?这个炁啊,神啊,这也是修仙学道之所以要性命双修的原因。就说现在吧,以先天炁,后天炁来说,就可以明白产生人和产生仙佛的道理了。以药物来说吧,就可以明白脱离生死的效果了。而火候是集中了古圣和先贤的话作为经典,所以汇合了群圣修仙的关键,把它排列为合适的顺序。用筑基的比喻,来说明先、后天二炁逐渐证明不漏了。假借炼药,来说明先、后天二炁成为了一个而不在分开了。阐明伏炁,来说明藏在里面的就不会再跑到外面了。虽然反复的在说炁,也不见说的复杂,建立了一个名字就要彰显出这个名字的意思。论炼己,就是论它的成功开始到成功结束都在于真我的元神。专门的说神,也不见说的简单,操作这一个关键,就贯穿这一个意思。鼎器的论述,可以看见神炁的相互依存。胎息的论述,暗指藏住了这个神也就停住了这个气。这又是会合了神气,而归向了它的神奇变化在于神的虚无。象这样的论说也就成了九篇文章,道明(说明)了无极。又用曹老师以前为我浅说的大道原貌来表明它,也成为了一篇,放在了直论的开始,先揭示了它的大纲。而道体的全貌,已经把道的精微全写在了直论,又致使道的广大全写在了浅说。并且广大不会省略详细,精微不会省略快捷。这两个完整的出现在了世上,而世上才开始有了完整的修仙方法。倘若有不能彻底领悟这众多丹书简语的,一定会从这里领会证明到了它的全貌。有不悟诸书隐语的,一定会从这里钻研证明出了它的明显。读这书的人如果能彻底理解领悟,那么他的超凡入圣,不正好就在这里吗?此时正是大明崇祯十二年(1639),己卯年的秋天,邱真人的门下,第八代分符领节的弟子,冲虚,伍守阳,序写在南都(南京)灯市的道隐斋中。
讲到天心,就要说说天心和人心的区别,不能理解这个,就去看看下一章元神和识神的关系,还不明白,就去看第十章性光和识光的不同,天心实际上指的就是道的意识或大自然的意识,再说简单点就是客观的意识,客观意识与主观意识的区别,这个要懂。修仙,都是从先天入手的,都是要先从后天返先天后才可以下手的。
第十章,性光、识光。回光的方法,原本就不局限在行住坐卧哪一个固定的形式上面,只要自己找到了诀窍就可以了。我在前面就指明说:空的房子才会显得敞亮(虚室生白),这光难道不是白的吗(光非白耶)?但有一种说法,开始没见到是光时,说明这就是效果,如果看见是光时,并有意去关注它,就落到了主观意识里了,就不是性光了。所以你们不要管它是有光还是无光,只要无念能产生出正念就可以了。什么是无念(何为无念)?在哪里结束了杂念,就在哪里得到了无念(千休千处得)。什么是生念(何为生念)?在哪里产生了这个无念,就在哪里把握住它(一念一生持)。这个无念的念才是正念(此念乃正念),与平日里有意识的杂念是不一样的。今心为念,念就是现在的心,这个心就是光,就是药。但凡人看东西,随眼一照,来不及分辨的时候,这个就是性光。如同镜子的没有心在照一样,如同水面的没有心在照一样。可是一会就变成了识光,因为使用它的人正在用意识分辨它。这时镜子里有了影像,已经感觉不到镜子的存在了。水面上有了影像,而感觉不到水面的存在了。你们开始时还是性光,转念一动就成了意识,意识起来了,光就找不到了,不是没有光了,光已经变成意识了。列子黄帝书说,形动并不生形而生影,声动并不生声而生响。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 上一篇: 浙江金华蹲个二手ninja400
- 下一篇:解读一下《太乙金华宗旨》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