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新民:啀话与啀话人起源之终极版。
2024-01-06 16:05:51 / 我要吐槽元代~明代,啀话人包含原江西人、土人(粤西俚人冼部);明代中期,广东瑶人肆起,海防倭寇入侵。畲族从闽粤赣开始外迁至粤西,《上思县志》说明了上思瑶族的迁移史。据瑶族家谱和神书《开山歌》 所记,他们的祖先在福建省,后迁广东肇庆府,300年前从肇庆迁广西博白县,又迁玉林、贵县、灵山、防城,以后各分支先后来到十万大山北麓,先来的已200年以上,后来的也有100余年。租山以耕种,“刀耕火种”,吃山过山。有的瑶族后来购买了荒山或水田,便定居下来。明代分布粤西,一部分被驱逐,一部分被招安、汉化,嘉庆·《石城县志》记录该县瑶族已被招安。此时啀话人的成分:江西人、俚族、瑶族。
廉江邻县崇祯《廉州府志》,廉州已经有啀话人分布,是防止倭寇入侵的守备营,原籍廉江。
啀话发展演化成为一种客家方言,是清代中期的“迁海复界”运动。雍正圣旨
土地复垦增加税收,以及客家人的到来。
清代中期啀话人口以及独居规模,客家音到来造成了清代啀音由原江西话+俚族话逐渐像客家话靠近,产生了新民话称谓,所以有自称新民的人。
啀话人增加了客家人来源,口音发生变化,包括唐宋时期的啀话人在博白陆川两县变成了“新民话“,邻县廉江合浦还是啀话(哎话)
清末同治土客械斗客民去向。客民部分安插到啀话乡市,部分迁移海南,贵港等地,这时的客家人被啀话人同化,去海南的是客家音。《粤西客家话与海南儋州南丰客家话的语音对比》一文,海南客家话梅县的客家话有较强的一致性。
以上就是“啀话人”的历史与“客家人”的关联,有任何置疑,欢迎来辩。
据光绪·《高州府志》咸丰元年(1851),匪首刘八于合浦公馆虚伏诛,同治四年(1865)广东巡抚蒋益澧押送客民西迁,啀话人虚市在客民西迁安插前早已成虚成镇。P737、P756 客家人闹事陷害啀话人。
客家人@智者寡言 啀话人@不知名冒牌教授 精神客家人@陌海行
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的客家话口音是不同的。但作为客家人,一听口音就知道是客家话。就算同一个市不同镇不同村口音都不一样。粤西所谓的崖话(艾话)在客家人听来就是客家话,那么粤西人为什么不认崖话和客家话是同一种语言呢,我觉得很大原因是客家地区普遍经济不好,穷!粤西人感觉讲自己是客家人掉价。这就像有一帮穷亲戚,谁都不是很想认。如果白话人说,哎呦,粤西人讲的崖话跟白话很近哦。粤西人早就屁巅屁巅去认亲了,还会从各个方面考证崖话就是白话的一种,你敢说不是,他们会跟你打起来的。
崖话就是崖话,没见过说崖话的说是白话的
在康熙六年石城县志“乡都”目录下,区分了四个乡的领属,并简要说到了各都的特点。“城郭之居多俊秀;三门之街多商贾;县坊、丰一、成四多地獠;丰二、成七多东獠,宁十一、十三都多蛋户;丰三上下、纯八、纯十多招附新民”
- 上一篇: 葫芦岛六中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 下一篇:清香型西凤酒?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