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瑞丽:瑞丽附近国界为什么不以瑞丽江为界?
2024-01-05 03:00:39 / 我要吐槽AD2
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中提到:所以,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中,条文里涉及这一段边界,用的是 “以前已划定的边界”之类的文字,再附上地图的方式进行的表述。而不是像一般的人少的地带,直接以河流或山脊为界。所以,瑞丽那部分偏离河道的国界,就是以清朝末年勘界时的实际控制线划界的。而且,这里明确提到,南坎属于界外。所以那些网上 “南坎属于永租地” 的传言都是错的,那是一些不会写 “勐卯三角地”的人的胡说。(或写作 “猛卯三角地”, 勐卯就是今天的瑞丽市)
难得资料,让人明白瑞丽城到弄岛段边界与瑞丽江分离的原因。从这段边界的来龙去脉看,瑞丽江是逐渐向南滚动的,这有利于中方国土的稳定和对整个北岸土地的融合。
好资料
是觉得这段边界有点奇怪,强迫症的我实在是受不了。
看来界约并不都是不平等条约嘛,英清这界约就很顺应历史。
中国放弃了缅北等多处传统领土,为什么此段就不能以瑞丽江为界?难道只能付出,就不能有所得吗?
南向看瑞丽,西南角是南坎
一九五六年底,周恩来访问缅甸期间,同吴巴瑞和吴努就未定界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各自的观点。除此之外,双方还谈到已定界问题。吴巴瑞说:“已定界的一部分是以瑞丽江为界,而瑞丽江时常改道,使一些原来在缅甸的村庄到了中国那边,又有一些原来在中国的村庄到了缅甸这边。当缅甸村到了中国那边时,缅甸政府的行政统治并不延伸过去,而当中国村庄到了缅甸这边时,中国的行政统治就延伸过来”,希望明确这个问题。周恩来很重视这个情况,建议可以确定一个原则:“凡进入对方国境的村庄就算作对方的领土。但如果村民不愿加入该国国籍,也可允许他们回来,但这样他们就得抛弃原来在该村的财产。”〔16〕吴巴瑞同意以这个建议作为基础来解决已定界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次访缅期间缅甸人民和缅甸政府所表现出的真挚友情,更加增强了周恩来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