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淮安:淮安曾被认作江南?!
2023-12-26 16:40:39 / 我要吐槽“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晚晴的民族英雄。江南淮安府山阳县人。”在编撰《民族英雄关天培》一书中,很多史料(包括当代的),在“淮安”或“淮安府山阳县”的前面,都是写着“江南”字样。对这一说法,我曾有几分不解。因为不解,还请教了有关学者。学者没有作出肯定的回答,只是说,可能与旧时的“江南省”有关吧。
本来,此事只是问问而已。问过了,事情也就算过去了。谁知,“江南”二字在阅读吴承恩时,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而在一史料中,他的名字前面竟冠以“江南才子”。因为兴趣使然,我又查了有关资料。“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它常是一个与“中原”“边疆”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一词有三重涵义。
一是广义江南,大江南,即自然地理的江南——长江以南。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武夷山脉以北地区构成了广义的江南。这片地区包括了浙江、上海、江西、湖南全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三省长江以南地区,与唐代的江南道相比,只是少了涉及贵州省的部分。二是行政地理的江南。“江南省”设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第三,文化江南。虽然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以南,然而,江南的文学意象却常将其与山明水秀、文教发达、美丽富庶联系在一起。
江南的如此界定,让我释怀。淮安,无论是漕运广场,还是河下古镇,仍可从风里听到大运河的汹涌之声,仍可从残存的建筑或专书中看到南船北马的壮阔之势。“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曾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这是明初大学士邱浚的诗。淮安,自古富贵地、温柔乡,美景、美食、美女消磨多少英雄,隋炀帝从这儿经过,康熙、乾隆在这儿逛过园林,尝过美食,……南来北往的商贾在这里歇息,那或贬谪或升迁的文人从这里重新出发,去迎接一段不一样的旅程。会馆广设,夜不息市,黑夜如昼。有诗云:“街市之繁,食货之富,五方辐辏,肩摩毂击,甚盛也。”淮安,古运河上与扬州、苏州、杭州齐名的四大明珠之一。风流倜傥,风华绝代,至今仍余韵袅袅,淮安不江南,谁江南呢!
————————发帖向淮安网友赔礼道歉,因为我之前不太了解淮安地区的文化脉络,因为我祖籍是扬州泰州边界地区,跟淮安地区来说,蛮远的,而上海这里淮安裔很少见,比扬州裔还少,除了话剧演员陈述老师以外,其他的淮安人在上海好像很少,盐城的事倒还能听几个老盐城人说说,淮安我就不太了解了,因此可能网上说话有点偏向以前老上海人的一些观点,导致淮安网友可能对扬州网友产生了点误会,特此道歉!
- 上一篇: 京沪二线新沂至淮安段以及淮安枢纽建设情况
- 下一篇:淮安哪里暖和一点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