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绍兴 / 正文

绍兴:关于绍兴4所独立学院转设问题讨论

2023-12-02 09:25:20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1l防吞

前言:友好讨论,切勿人身攻击

先理清一遍绍兴4所独立学院的历史:

1 浙工大之江学院 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创办于1999年,起初与浙工大本部同用校区,2012年浙江工业大学与绍兴县(今柯桥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新建校区位于绍兴柯桥,2013年之江学院于绍兴开始入学

2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创办于1999年,2006年设立独立学院校区,位于杭州市余杭,据说在阿里巴巴附近,后来随着地皮升值,浙理工为了赚钱把地皮收回,具体如何处理并不清楚,但肯定赚了一笔;2015年,由浙江理工大学与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共建,浙江理工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搬至上虞

3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创办于2001年,初名浙江林学院(2010年浙江林学院更名浙江农xin林大学)天目学院,2004年建立独立学院校区,位于杭州临安(今浙农林衣锦校区);2011年8月,学校由诸暨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与诸暨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新校区位于诸暨

4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2001年建立,起初与绍兴文理共用校区;2010年7月,绍兴文理学院与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建设元培学院的协议,建立独立学院校区,2012年开始使用

从4所独立学院的历史,尤其是浙理工科技艺术学院的搬迁历史,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实际是母体高校和地方接受单位的共同资产,这几个月随着各地转设,浙江独立学院转设可能也将开启,浙江除了丽水衢州台州少数地区没有独立学院以外基本都有,即便没有完全每个学校都出台转设政策,但也大差不差,至少每个地级市都申报和公布了1所以上的独立学院转设方案,至今只有绍兴一地直至2023年11月30日仍未官方公布任何转设文件和方案

在几年前由于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转设风波(但实际似乎没有任何公开的转设文件),随之是浙江大多数独立学院关于转设的意见,多数独立学院本部高校公布同意下属学院不与高职院校合并的方案,并且停止了21年正在转设浙江药学院的浙江海洋大学东海学院的转设

从今天看,公办职本与普通公办二本基本没有太大意义上的区别由于浙江省高校资源匮乏,包含浙大也只有11所高校有保研资格(全国有366所)一半以上的公办本科实质上转设公办本科时间不过20多年例如湖州师范1999年从湖州师专转为本科,嘉兴学院2000年从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设为本科,衢州学院2003年从浙工大浙西分校转为衢州学院,台州学院2002年才从台州师专转设为本科,绍兴文理学院1996年设为本科,宁波工程学院2004年从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省内分数虚高,实质上大多数公办二本一本没有过大的区别,今天看,事实上公办职本并不是一个不好的转设方案

再说绍兴独立学院转设上的问题,如之前所谈,独立学院实质上是母体高校和由地方政府背书的地方国企的共同资产之江学院:浙工大,柯桥区科技艺术学院:浙理工 上虞区暨阳学院:浙农林 诸暨市元培学院:绍兴文理 绍兴市在共同办设独立学院期间,作为资产来说,它是三赢的局面:对于地方政府,有利于带动附近的商贸经济,大学城带动经济发展不是一个新概念;对于母体高校,不仅降低办学成本(事实上,为了引进这些独立学院,各地政府给予包括土地出上的极大优惠),而且仅是独立学院的校址搬迁,也不会过多影响高校母体的办学方针;对于省内考生来说,增加了本科名额即便只是三本批次,毕竟如前言所说,浙江高校资源,事实上直至今日,也仍旧是极度匮乏

估计一个都不能公办

目前来看,绍兴市的独立学院基本没有公办的,都是停办或者民办。

关于公办职本的地位问题,我觉得已经没有异议了从今年浙江省浙药职的分数看,事实上完全超过民办学院浙药职是由独立学院转设的,金职院今年也申报单独,转设为职业本科是的我觉得这点也挺好,其实金职院分数也不低,转为本科以后应该和以前的很多地方高职的本科(如2004年从专科转设为本科的宁波工程一样)差不多,金职院根本没必要委屈自己和独立学院一起升本好像自己求着别人低人一等一样省属公办职本除了名字以外和省属公办本科没有区别,财政上会受到浙江省财政的拨款,对地级市的压力也相对小,并且在转设过程中,由于省属高校和主管部门都是浙江省,比地级和浙江省交涉相对应该更为简单因此,当下本部高校是省属高校的独立学院,应该力争转设省属公办职本,而不是停办或者民办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