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马鞍山 / 正文

马鞍山:马鞍山是否是皖南

2023-11-30 13:15:25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平心讨论马鞍山是否是皖南。从地理上确实属于长江以南,可是我觉得有很多方面马鞍山不能称为皖南。马鞍山降雨量全皖南最低,仅为1100和六安差不多。倒二芜湖1300至少过了湿润界限。其他地方包括安庆都在1400以上。同理,马鞍山也是皖南包括安庆最冷的地方。马鞍山地形为平原,其他地方除芜湖市区也是平原以外皖南多为山地(包括安庆和六安等地)皖南也是以山地著称的。马鞍山地形更接近皖中地区和江苏。马鞍山说江淮官话。这一点真的和皖南格格不入,皖南至少是会说方言的地方。另外马鞍山普通话口音真的超级垮。我之前坐高铁经过马鞍山前面有三个女生是马鞍山的,确实挺漂亮的也比较高但是说话的口音垮的离谱,和传统皖南女生的婉约秀丽完全不一样。马鞍山和皖南地区缺少交流。这种交流大多数是人口的交流。比如安庆、黄山、池州、铜陵等地人口交流非常频繁。还有芜湖的南陵、繁昌以及宣城等地。而马鞍山就很少,说白了,很少会有皖南人迁移到马鞍山。据我了解,马鞍山大多是皖北和皖中地区移民。综上,我认为马鞍山定位很尴尬,名义上是皖南实际和皖南一点关系也没有(当涂、博望等地可能有点关系)而且又天天舔南京爹。所以我觉得马鞍山要么和南京合并要么勉强和芜湖合并。

马鞍山市民大都是当年大建钢厂的移民 也有部分溧水当涂和县土著

马鞍山是皖南最北方化的城市,其实去马鞍山走走就能感觉那里人长得高的很多,平均身高感觉比很多皖中都高,因为来自北方各省的移民都非常多

对这个帖子存在的几个误区先来澄清几点。马鞍山的吴语总人口是皖南地区除徽州之外最多的,人口将近40万左右,并且拥有成建制的吴方言区~博望。如果以平均身高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北方或南方属性,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这就好比南京的平均身高高于江苏全省,上海的身高高于华东地区是一样的道理,是由当地的生活水平决定的,

在很多地方仍在为温饱奔波的时候,马鞍山可能是安徽省最早给小孩子喝鲜牛奶的城市,同时也是营养膳食非常讲究的城市,大人时常强迫小孩子必须注重均衡营养,不得忌口

马鞍山市区初创人口主要是来自北方援建人员加上当地土著和少量上海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比如著名旅美女作家(叫什么名字忘了)祖籍上海,出生地~马鞍山。

1983年人口统计显示,马鞍山市人口大约17万左右,当涂总人口72万。那么今天这个人口数据对比已经完全颠倒过来,这就很清楚地表明,即便马鞍山作为一个所谓的移民城市而存在,但是它的主体人口仍然是来自当涂。

只要这个主体人口结构不发生根本性改变,马鞍山的地缘文化属性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当然,作为马鞍山市似乎更在意江东这个称谓,皖南的认同感显然没那么重要了。

上面提到马鞍山的定位很尴尬,还有什么跪舔南京等等,显然是对马鞍山的严重误解。有所不知,马鞍山的这段江面恰好是东西走向,这就注定了马鞍山背后的腹地是江浙而不是皖南,因此,从宏观经济效益上来看与江浙接轨可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像苏州溶入大上海都市圈是一样的道理。

早在加入长三角初期,马鞍山的定位是非常准的,但是,由于受到各方牵制,导致很多愿景无法实现。

你凭什么你觉得不是就不是,随意的带动节奏,为什么不自己觉得你自己是小丑呢

苏锡常积极溶入大上海都市⭕,轮到安徽却时刻提防着南京?咱就不明白了,有人说为了压制南哥,必须壮大某市?南哥你能压制住?凭你小身板能压制住南哥?南哥是什么人?那可是铜锣湾的杆把子呀,你能压得住?说白了,就是看上马鞍山这块肥肉,不但是垂涎三尺,而且是觊觎己久呀。马鞍山起不来,就问你吴老二能起来吗?这就好苏州起不来,那无锡能起来吗是一样的道理滴。

前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由于吴老二在背后小动作不断导致两市两败俱伤,最后被合老大钻了空子,笑晕在厕所。现如今机运己失,只得眼铮铮地看着合老大领着滁小弟一路骚首弄姿的飘过,呜呼。

马老三虽然地位一年不如一年,但实力未减,好歹凭借由海洋经济的大格局下形成的天然区位优势产生的宏观经济效益足可以躺平。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乐趣所在,但是吴老二如果再不加把劲,他的地位能保得住吗?

说到马鞍山定位尴尬那是多方掣肘造成的混乱结果,并非马鞍山自身想要的。其实每个省都有像马鞍山这样占据最佳区位优势的城市比如江西九江,因为九江周围没有可与之竟争的城市,于是便很坦然地接受了这种优势,从而扶摇直上。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