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修手机 / 正文

修手机:软件测试日常分享 软件架构/产品功能逻辑

2022-03-14 23:15:02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从事软件测试,我不建议大家盲目地每天都陷入到工作本身里面去,其实偶尔跳出来对工作进行自我总结(也可以像我这样偶尔来写写笔记),对于像我这种从培训班出身的非科班程序员来说,也是可以帮助自己更清晰地了解测试工作这一岗位,对今后明确技能提升、明确职场发展方向,都是有帮助的。 或者,你也可以理解成,当你遇到一个不懂技术、不知道什么是软件测试的伙伴时,在向他介绍测试工作、或者说交谈各自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的时候,能够用最精练的语句来让朋友明白:沃焯,原来你的工作还是很厉害的!(我~骄~傲~) 所以今天的笔记,来和大家聊聊软件架构和产品的功能逻辑: 软件大家都比较清楚了,在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当中,只要不是硬件设备,其他的都可以算作软件;而软件架构则用来确保产品的各项功能逻辑能够顺利实现。 拿现在我们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来说吧,一键开机的同时,电源负责给各硬部件通电,确保软件能够开始正常运转。顺序是这样的:通电后手机系统负责检测各器件与模组,然后逐个加载各部件软件系统,直到各个软硬件全部启动完成,然后就是坐等手机主人通过操作来发送各项指令,进行应用程序的启动与运作了。(看似不起眼的几分钟,想不到会有这么多流程吧?) “基于产品功能逻辑来确定系统整体实现框架,并定义和划分各模块的功能”——这就是软件架构。 为什么在日常软件开发和测试的过程中,我们要强调【架构】要能快速应对各种变化?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我们需要程序员伙伴们把各【模块】的功能定义清楚,以确保各模块在逻辑上低耦合(即减少模块间的相关性);这样做也是为了确保产品在发生新功能增加、系统优化和bug 修复时,把修改带来的影响范围限制在最小,从而确保软件架构在整体上的稳定性。 这里我对【模块】这个词还是比较喜欢的,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积木的一部分,想要搭建什么样的建筑模型,随时拿过来把它安上去即可,【模块】本身就放在那,自由灵活、而且又不必重复设计,对其他积木的影响也几乎为0,是不是很赞? 试想,如果每个项目都能做软件系统架构的最优,那么也就可以大大节省开发和测试的工作时间,大大提升产品团队效率,当然也就意味着可以少点点点、少加班熬夜、少996内卷了吧!!! (莫名崇拜架构师,也难怪人家薪资高,合理)#软件测试# #it培训# #教育培训# #软件架构# #产品功能# #功能测试#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