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android / 正文

android:现在的孩子看《三国演义》都是在关注些什么P事儿啊

2022-02-26 13:10:34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早些年看过网上有一些奇葩讨论,我还以为是些逗比孩子搞出来的话题,是个别现象。现在发现并不是。我39岁,在吧里应该算年龄中等的吧,其实无论大或小,年龄是每个人必经的,谁都是从小到大再到老。但文学著作本身它不会变,现在孩子读的《三国演义》跟我们曾经看的难道不是一部书?我们小时候看三国,大人给孩子讲三国,小伙伴们聊三国,话题是什么,或者说《三国演义》这书它是讲什么的?郑智、外交、权谋、韬略、人性等等等等,且不论其中几分实几分虚,反正大致包含的是这么些东西吧。但是现在一些孩子聊三国,包括网上铺天盖地的文章,探讨的都是一类奇葩话题,例如:1,某某几回合能杀了某某2,A几回合能打过B,A几回合能打过C,所以B和C谁厉害3,所谓的武力打分,比如吕布100分,那么张飞应该多少分,关羽应该多少分类似这样的,都是些什么P话题啊?现在孩子看书的这个点怎么这么奇怪啊?我们小时候看三国聊三国,根本没人关注这些莫名其妙事情,三国又不是武侠小说,更不是热血动漫,即便有一些打斗的环节,不过是让内容更充实,故事更生动而已,至于谁几个回合杀了谁,那就是作者那么一写,30回合40回合也好,50回合也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种破事儿它没什么可较真儿。武将是干什么的?缮甲治兵,运筹帷幄,杀伐决断,而不是说让俩人对着掐架看谁能杀了谁。从古时候历朝历代追封的名将,到新中国的奠基者那些元帅将军,是靠谁砍翻了谁,谁射死了谁才为后人记住的吗?可网上一堆逗比能为这些P事儿吵得不可开交,谁要是说了句不一样的意见,那个激愤劲儿,就好像宰了他爹,糙了他吗一般。。。

这个没办法,时代在变,想法也会不同,就好比对于人物的解读,诸葛,二爷都快黑化了,

我觉得这挺正常的吧,喜欢一部作品都是由浅入深,我当年迷上三国就是因为一款英杰传的游戏,整个游戏剧情都是以刘备为主角展开的,那会玩的那叫一个迷,也是看武力值,智力还有统帅,因为迷这个游戏,然后细细的看了一遍小说,然后又去看三国志

这是好事啊!至少您孩子还在看名著。您好好引导下,让您孩子通过读名著,给他讲正确的内涵,然后您孩子比那些只会研究几回合谁杀谁的孩子不就厉害多了 您说是吧

多大孩子?我们初中开始看三国 差不多也这么聊啊

以前听评书三国的人也是讨论的这些

比如说,A曾经50回合打败过B,A曾经30回合打败过C,就可以换算出B比C厉害,这是为什么啊?假设说3个拳击手,A、B、C。A曾经5回合KO了B,A曾经3回合KO了C,因此得出结论B肯定比C厉害,逻辑何在?那兴许C打起来就KO了B呢。再者说了,A曾经战胜过B,就不允许下一次B又KO赢了A吗?

咱们只会看谁厉害,谁精明。。你说的小孩他们会分析数据,但他们不懂什么是压战力。例如吕布和貂蝉在一起时战力为5,吕布看到董卓和貂蝉在一起时战力是5万。。

孩子嘛,入门儿阶段可不就关心这些细枝末节

中学生都这样吧,记得以前中学那会,周围的同学们也是这样的啊。

丧失思考能力,这不是挺好的吗。以后不还说未来的国情就都不抽烟也没有酒文化了吗。

可拉倒吧,演义是小说,人家看小说爱关注什么方面关注什么方面,想学文韬武略政治的去看正经的历史书籍,这也至于生这么大气

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论过往资历,本事这三位谁能让国足稳赢世界杯

过去关注点也挺奇怪啊,三个做小买卖的,三个不知道

想想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