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oppo手机 / 正文

oppo手机:新技术量产进度如何?OPPO影像技术总监专访中又爆猛料 年底见

2021-08-21 12:45:50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众所周知,近日OPPO正式举办了一场未来影像技术发布会,展示了OPPO在手机影像领域的多项前沿技术突破,通过通过在传感器、模组、算法三个维度上的底层创新,OPPO正加快推进自研影像技术成果转化,在大会上还一口气发布了四项重量级的影像新技术,不过本次未来影像技术发布会内容非常精干,发布会时间只有18分钟,因此不少网友也留存着很多相关的问题。在发布会结束后OPPO还有一个面对中国区媒体的小专访,数码博主@新潮电子杂志徐林 也借此机会访问到目前OPPO影像技术总监——刘谦易,他此前在HTC负责影像方面的工作,目前在OPPO负责公司手机产品影像技术和影像体验的研究和发展,在这方面更具发言权。针对很多用户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新技术的技术差别、实现情况以及量产进度等等,下面简单提取几个答案为大家解答一下。1.四项技术量产进度会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样独特的优势?首先一上来就是一个大问题,不过根据OPPO影像技术总监刘谦易表示,目前四项技术的商用时间有些定了,比如RGBW捕光传感器技术预计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搭载于OPPO产品商用,而另一项OPPO五轴运动防抖技术已预计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搭载于OPPO量产产品正式商用。同时他表示“至于它们的优势,RGBW捕光传感器核心的技术是我们在传感器上直接做到了四合一;变焦模组的优势是它的长行程马达可以提供的焦段范围很大;五轴防抖技术是全硬件的,和过去五轴防抖技术一般是软硬件结合的方式不同,包括我们第五个旋转轴的防抖也是硬件的,在拍视频中它能带来更多的好处。”2.五轴防抖和友商类似的技术差别在哪里呢?由于这个问题没有明说友商是哪一家,因此OPPO影像技术总监刘谦易表示称不好比较,但可以确定的是五轴防抖技术是全硬件的,体积会更小,可以容纳更大的传感器。据了解,OPPO的五轴运动防抖技术的原理在于处理器先从陀螺仪中获得机身的抖动数据,接着通过算法将抖动数据识别、拆解并分配到镜头和传感器两个可移动组件中,以滚珠马达与记忆金属分别驱动两个组件的位移。这样带来的提升能让最高防抖角度可达±3°,相比常见的镜头OIS防抖能力提升65%,防抖精度提升至3.5倍,防抖效果接近专业单反级别的五轴光线防抖。3.光学变焦和五轴能不能在同一台机器上实现?“技术上这个没有问题。”OPPO影像技术总监刘谦易如此回答,事实上OPPO光变技术模组的放置和之前的潜望长焦模组一样,都是横置的,所以对机身厚度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它本身的重量也不算大。要说影响还是要看最后应用时焦段的选择。而OPPO另一项五轴运动防抖技术机构本身体积非常小,因此在同样的体积空间内,能够容纳更大的传感器,这点相信后续会有OPPO终端产品同时应用上这两项技术。4.你们的RGBW和RYYB这样的排列有什么区别?还能在哪些方向上有突破?其实区别挺大的,OPPO影像技术总监刘谦易指出了两个主要区别:RGBW加入了W白像素、RGBW传感器片上直接做四合一算法,可以提升色准。从技术角度上来看,RYYB结构在于将2个绿色像素(G)用黄色像素(Y)替代,在减轻滤色过程中所带来的光之强度折损,进光量提升40%,但显然避免不了偏色问题。而OPPO RGBW捕光传感器技术却是在RGB基础上加入了W白像素,这个信号识别能力能够大幅提升传感器感光性能。并且OPPO RGBW捕光传感器技术还集成了自研的四合一像素算法,可在传感器端优化色彩表现,有效避免色彩失准、摩尔纹等常见问题。最终RGBW捕光传感器技术相较前代技术将进光量提升至60%,噪点也降低至多可达35%。当然,提及到突破方向,他本人觉得在镀膜技术上可能还会有突破的方向。(注:这里应该就是指CFA阵列的选择)从这一连串给OPPO影像技术总监 刘谦易 提出的问题以及回应来看,这也不难得知OPPO这次是胸有称竹。其中两项影像技术RGBW捕光传感器和OPPO五轴运动防抖技术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商用,相信这将全面提升手机影像硬实力。不知不觉中,OPPO已成为了探索黑科技的手机大厂,届时OPPO产品搭载以上这些技术时,拍摄体验会不会让我们眼前一亮呢?值得期待一下。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